两面金黄 作品

174.八七回下 恶太监花园作威福(第3页)

$(''#content'').append(''

瞧这花儿仿佛品格不高,实在倒也是‘风雅’的。宋代梅尧臣曾有诗云‘楸英独妩媚,淡紫相参差’,又有东坡诗云‘楸树高花欲插天,暖风迟日共茫然。落英满地君方见,惆怅春光又一年’。奴才们虽然不懂得什么,可这些大文人、大才子都肯吟咏的,自然不会错了。公公您……”

这孩子口齿清楚,几句诗念得倒难得颇有些味道,可话还没说完,却被小洪子一口啐在脸上,骂道:“不要脸的东西,不知从哪里偷听了两句酸话,倒能往人前显弄起来了。你是种花儿的,还是大学士?你也配念诗?呵,再这么着三不着两的,等我回了夏总管,打你一顿板子,撵出去!”

他这火发得毫无来由、实在奇怪,简直是喜怒无常,小太监们都不敢出声。

方才吟诗的小太监,是从小跟着一个会认字的老太监长大的。

这孩子虽然身世贫苦,却禀赋聪明,自学着认得字后,老太监得闲又教他念了几首诗,虽然只是《全唐诗》里有名的如韦庄的“早是伤春暮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等句,却也是太监行列里难得有知识的人了。

待得老太监肚子里的墨水倒干净了、再教不得他了,小孩子便将自己攒下的宫份拿去换了半本旧诗集来念,他心里喜欢那些优美的词句格律,念得颇有兴味。

说来也令人感慨,若这孩子不曾生在挣扎求生的贫苦人家,不至于孩童时便被送进宫做了太监,说不准这世上又多一个善读书的孩子,保不齐将来也能有几首名句传世。

可话又说回来,若这孩子有幸生在膏粱富贵之家、长于长辈溺爱,说不准又要耽于声色享乐,不会再拿半本翻烂了的旧诗集当宝贝了。

他此时将那几句诗随口念来,倒也不是为显弄,只是敏感地察觉到这位简公公并不十分瞧得上那楸树花、想要为那热烈的花儿正名罢了。

此时莫名其妙挨了一顿骂,他怕连累同伴,忙闭紧嘴巴跪好,将头垂得低低的,再也不敢乱说话了。

小洪子斥责他们一回,背过身去,自己若有所思的、嘴巴翕动着,不知在念叨什么,最后才转过来道:“就将那个秋……秋天的花撷来与我。”

语气十分平静,仿佛方才发火的那个人不是他一般。

小太监们忙答应了,你推我、我推你,扛梯子、提剪子,忙忙地跑去将花儿满满采了一花篮,恭恭敬敬捧给小洪子,只盼他能满意,然后赶紧离了这里。

小洪子将花儿捧着,眯着眼看了看,也挑不出什么问题来,他还有事要做,也无暇去发落方才那孩子,一路慢悠悠地踱着步子走了。

小太监们都从地上爬起来,拍拍前襟上的灰,又龇牙咧嘴地揉着膝盖。

御花园的石道为了求“雅趣”,故意不肯像宫道上那些地方一样,用那些磨得平整光滑的石板,或用表面微有凹凸的糙石,或者干脆就用卵石,所以跪上去格外疼痛。

开头那个小孩子眼角挂着泪,还在那里愣愣地跪着,几个小太监忙去将他也拉了起来,彼此搀扶着。

他们朝小洪子离开的方向啐了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