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九五回下 巧邂逅少年藏心迹(第3页)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坚实的触感让他定了定神。
自己随身多年的玉佩失落在那一晚,至今都没有寻回。
那自己的心呢,又是什么时候走失的呢?
孟闻渊再悄悄向下看时,却看她似乎略有所觉,微微抬头向四周察看着。
有那么一瞬,她也看向了自己所在的方向。
孟闻渊不禁一惊,身形又向里侧了侧。
但想来她并未看到什么,那个小丫头同她说了几句什么,她便移开目光察看别处去了。
孟闻渊心下稍安,心底最深处却又仿佛怅然若失一般。
他一面暗诽自己此举大非君子行径,一面还是忍不住将目光追随着她。
一直看着她和那个小丫鬟被一个道姑接入水潭旁的一幢小楼,又等了片刻,却始终不见她们出来,只看到那小楼的二层窗口上有一个小孩子露着半个小脑袋向外看着。
她姓林,原籍姑苏。
孟闻渊从小便懂“克己复礼”的道理,也是众人眼中的模范后生。
他生得确实聪明,背书从来不费力,作文章也如有神助,骈文对仗信口拈来。
孟闻渊功课极好、人又勤谨,兴趣虽多但从不沉溺,他自诩行事发乎本心,从未执着于任何一人、一事、一物。
却偏偏自船上一别,便对那个女孩子再也不能忘怀。
哪怕二人甚至谈不上“交集”,激起小孟公子心中涟漪的小石子只是那日船上的匆匆一瞥。
可就连“时间”这个世间至利之器也不能磨灭那一瞥光影的分毫,反而将那一帧画面在岁月中慢慢地、反复地雕琢,如同永远定格了一般,再难忘却。
“一见倾心”这四个字太过沉重,对彼时只有八岁的小孟公子来说并不适用。
这种执着与其说是男子对女子的倾慕,不如说那是一种超脱世俗定义的“羁绊”。
无关风月,却魂牵梦萦。
他觉得自己两人在船上那电光火石间的一瞥,说不准是从前的几世中积攒下来的缘分。
这也是孟闻渊在这六年中慢慢想明白的。
因为想明白了这一点,他才这样默默地、执着地去寻找与她有关的一切痕迹。
至于若是有一日可以有幸与她重逢,到时两人是做知己、兄妹、眷侣,或者只是继续做陌生人,孟闻渊无从强求。
也不会强求。
孟氏进京后,因为圣上的重视、礼待,其子侄也颇受京中世家追捧,孟宏祺严令家人爱惜羽毛、不得结交纨绔,更不准他们斗鸡走狗、淘气冶游,数来数去,京城权贵中只有一个北静郡王府勉强过了孟父那一关,孟闻渊便成了郡王府的常客。
在郡王爷府上,孟闻渊结识了最好的朋友越潜。
这位好朋友的身世有些神秘,既非官、又非民,行走于三教九流之间,说话出人意表,消息也比常人灵通。
论理这该算是异类,是“正经”读书人该远离的那类人。可孟闻渊却与他极为要好,两人几乎无话不谈。
可即便这样,孟闻渊却从未将他与林姑娘的事告诉越潜。
那是他自己心内的一块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