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面金黄 作品

205.一零三上 悟逍遥代儒劝内侄

听见母亲这番话,孟闻渊心里升起一丝希望。

若是能叫林姑娘来家里做客,即便彼此见不得面,也是极好的。

不知这些自己见惯了的亭台楼榭、绿树流水,在她的眼中又是怎样的呢?

一时众人都看向孟老太太,老太太便笑道:“说起来,咱们家虽也在这里耽了这几年,毕竟也是才来京里的,弘祺向来不爱交际,除了任上的几位同僚外,咱们家也不认得什么人。多认得几个也是好的,咱们也可多晓得些京里的规矩忌讳,只是也不一定要请来家里。下回谁家再有热闹,若那一家也去,你们自可结交一番。”

这话很明白了,她不赞成请贾家女眷来府上做客。

鞠氏等人如何不明白老太太的意思,一时都附和几句,跟着便转其他的话题。

丫头们捧上茶来,孟闻渊沉默地接了,心里暗暗叹了口气。

他知道祖母的想法是对的。

孟家以读书立身、历代中正,不论是在野还是为官,都讲求不偏不倚,尊天子、敬朝廷,不肯交朋结党,这不仅是孟家的“风骨”,更是孟氏绵延千年不绝的要诀。

这样的人家,又怎会在家大摆筵席,广邀宾客呢。

如果贾家也任职翰林院,或者就是普普通通的读书人家,那又另当别论,可惜……

---

宝玉从前因为秦钟一事,不愿睹物思人,便使人往家学里告了长假。

初时是三日、五日,后来是半月、一月,再后来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再不肯上学去了。

这件事让贾政心里颇为不满,只碍于贾母的面子,不敢真的如何发落他,可到底瞧他横竖不顺眼。

宝玉定省请安时,贾政时常便要拿些冷硬的言语刺他,宝玉心中畏惧,更是讷讷不敢言,让贾政看了更加生气。

后面倒也难得,竟是家学里的授课先生贾代儒亲来寻了贾政,退回宝玉的束脩来,又劝告贾政许多言语。

贾政见了东西,慌忙道:“老太爷这是怎样说,宝玉那糊涂孽障,他不读便不读,便由他去罢,倒也免他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辱斯文,脏了学堂那样清净地方、大家看了生气。这一向里学生心里实在有愧,倒白让您老人家操了这些时候的心,本来还要另打点些物事酬谢,怎好又将这些东西收回来?”

贾代儒笑吟吟地道:“无妨,我既拿来了,你收下便是。说到底,是老朽教学古板无味,这才叫这些孩子们失了兴趣,老朽也该当反省才是。一事归一事,你若还要拿东西谢我,那便另拿来便是,老朽也是乐意笑纳的。”

贾政闻言一怔,这位一辈子读书治学、端正严肃的老太爷,竟然也会说笑话?

他嘴角略抽了抽,一时不知是否该笑,贾代儒却又叹道:“本来连秦家那位小相公的一份也该当要退还给秦家的,只叹那家里如今没人了,这事却难办。老朽考虑再三,便将这笔银子用来资助学里家贫的几个孩子,这也是积德行善的好事。”

贾政点头道:“老太爷虑得是,若还不够,请老太爷说个数目,尽可由学生补足。”

贾代儒笑道:“这话豪气,你倒认真是个财主,只是这读书的事情,倒是清贫点的好,你这样一个人,难道还不懂这里的道理?”

贾政拱手道:“是、是。”又感慨道:“世人皆说‘寒门难出贵子’,谁曾想富贵之家也难,哥儿们生得都聪明,又不愁吃穿,谁知倒都不读书了,实在可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