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面金黄 作品

205.一零三上 悟逍遥代儒劝内侄(第3页)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得做出一副任劳任怨的勤奋模样。

这日天热,代儒布置了课业,吩咐休堂一日。

贾母也传话来,说天儿太热,叫贾政别将哥儿们迫得太紧,若要读书,那也并不在这一时半刻的工夫,再如此恐怕要逼出病来,握不得笔、起不来床,到时岂不误得更多。

贾政一向谨奉孝道,听见母亲的吩咐,不敢违抗,便叫歇半日,又说今日不必学新书,待考校了小叔侄三个昨日的书,便出门去了。

贾环见父亲去了,他将书袋往肩上一甩、跟着便往外头跑,一溜烟儿就不见了人影,也不知着急作甚么去。

贾兰则仔细地收拾了自己的书笔,过来先向宝玉恭恭敬敬行了礼道:“二叔,侄儿回去了。”

见宝玉含笑点头,贾兰才端端正正地走出去。

贾兰还是一个小孩子,偏每日爱做出个老气横秋的样子,一张小脸也总是板着,也不爱与人说笑。

看着他挺得笔直的脊背,宝玉不禁莞尔,眼前却蓦然浮现出哥哥贾珠模糊的轮廓。

大哥哥亡故时贾兰尚在襁褓,而自己也才六岁。

大哥哥在世时,因为与自己的年纪相差太多,且他又最是勤恪孝悌、专于致学,对这个幼弟只是寻常的友爱,更有一些作为长兄的方正严厉,所以两兄弟间究竟不十分亲密。

就像畏惧父亲贾政一样,宝玉也有一些畏惧大哥贾珠。

一晃这些年过去,荣国府的众人不敢触犯王夫人的痛处,寻常谁也不敢提起这位亡故的珠大爷,王夫人更是将全副身心都投在了宝玉身上,对这个孩子有求必应。

渐渐的,宝玉连大哥哥的模样儿也快想不起来了。

谁知今日这随意的一瞥,却让宝玉突然觉得,这小兰儿从神、到形,真正是与其父十分相像,难得那份勤奋好学,十足是大哥哥从前的模样。

想来这些年里大嫂子为了教导他,应是颇费了一番心血。

宝玉正自出神,却见自己的小厮茗烟儿在门口探头探脑,见屋里除了自己、已没别人,便将手遮在嘴边,伸着脖子唤了一声——

“二爷!”

宝玉让他一叫,这才回过神来,笑道:“这里也没别人,你好好地走进来说话罢,又装神弄鬼地作甚么?”

茗烟挤眉弄眼地道:“二爷说倒得轻巧,小的们可不敢犯禁。老爷早说了,不让小的们进书房,要是让老爷瞧见,挨板子的又不是您老人家。”

宝玉也不与他多说,便也收拾了东西出来,将书袋随手丢给茗烟拿着,自己展开折扇轻轻摇着。

茗烟将书袋稳稳夹在胳膊下,却给宝玉递来一个方方正正的布包、并一封信,说是孟家的小公子早上派人送来的。

宝玉一喜,接了笺封看时,果然是孟闻渊的笔迹。

打开布包,里面是一本十分平整干净的书,正是前儿自己提过想读的一本杂记。

当时听自己提起,孟闻渊立时便说他家里的藏书中恰好便有,倒不必另加访求,他回家找了送来便是。

宝玉感念这位朋友实在有心,不禁会心一笑,展开信笺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