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面金黄 作品

211.一零六上 闻轶事姊妹叹性迁

宝钗忙拉住湘云,劝道:“你既同她好,难道还不知道她的心?袭人从来是个最懂事、最怕出风头的,必是想遮掩了、不愿嚷出来叫人知道。你若是这会子风风火火地去了,算什么呢?你且安安心,算来事情已过去了几日,若是果然不好,那也掩藏不住、一定要送出去养病的,如今既然没有什么动静,想来没有什么大碍,定然是静养着呢。”

湘云听了宝钗的话,也觉有理,这才又坐下了,虽是坐下了,心里却还是有些担忧,将一块手帕子在手里揉捏着,心里想着,虽然不好声张,这几日还是要寻个什么由头、过去看一看,那才放心。

黛玉暗暗叹了一口气。

袭人向来稳重谨慎,简直是义仆模板,从不生事、犯错,小丫头们贪玩顾不上开门,也是袭人不放心,才出去看顾,可偏偏就是她受了此一难,这世上的事也真是没有道理可讲。

湘云思索一回,皱眉道:“早上我见二哥哥也没什么异样,仍旧是有说有笑的,他倒不担心。”

翠缕在旁安慰道:“姑娘想呀,二爷瞧着不担心,也正是说明袭人姐姐伤得不重,这是好事呢。”湘云点点头,眉头仍是蹙着。

宝钗道:“依我看,宝兄弟心里也是不自在的,只是面上不好露出来。你想,若是叫老太太、太太察觉了,过问起来,恐怕也是不好收场的。那夜跟宝玉的出去的人是谁?谁让他吃了那许多酒?怡红院的丫头们又是为什么开门不及时?这一桩一桩发落起来,只怕又要牵连出许多人来。”

湘云知道宝钗说得有理,但心里仍旧有些生宝玉的气,咬着唇不说话了。

紫鹃却道:“这件事还没完,后头却又新添一段故事——晴雯那丫头不知怎的,平日里那样仔细的一个人,竟然失手将二爷一把新扇子的扇子股儿给跌断了,这也罢了,二爷那个人也不知怎的,平日里断金、摔玉都无所谓的一个人,偏为一个扇子股儿着起恼来了,好生埋怨了晴雯几句。”

听见她说出“断金摔玉”来,别人都不觉得什么,只有鹭儿拿眼看着紫鹃。

宝钗想了一想,笑道:“一跌就坏了?我知道了,那自然是他前儿新得的那把象牙的。那一件也是贡物,润白细腻,雕工也算是难得的了,宝兄弟缠了老太太几回,这才给了他。才得了不久,也难怪他在意。论理那东西倒实在是第一等娇嫩的,经不起跌,这倒也是无法可想的。”

紫鹃便笑道:“原来是有这个缘故,多亏宝姑娘说了我们才知道。唉,晴雯那蹄子向来刚强,一来二去的,主子丫头吵成一团,旁人解劝不住,二爷还说要撵晴雯出去呢,直闹得丫头们跪了一屋子、都替她求情,这才罢了,只是仍旧赌着气,这会子还不知道和好了没有。所以我才说,那院里不如不去,只让他们自己关起门来、先消停几日罢。”

秦雪挑挑眉,虽说这里也是事赶事、话赶话,并非宝玉一意同丫头们为难,可这也是原书中的经典闹剧了,先踢袭人,后骂晴雯,怡红院的日子真热闹,天天都有全武行看。

湘云听了,半晌不言语,终于疑惑道:“才一段日子不见,二哥哥怎得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素日那般牛心古怪、最爱惜女孩儿的一个人,竟然会踢人、骂人——还是他往日那样看重的两个人。难道说,人长大了、脾气竟也一并会大起来?我再看不过去的,让我去与他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