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一零六上 闻轶事姊妹叹性迁(第3页)
几人一时又笑闹在一起。
---
贾政将手上的帖子看了,微笑着点点头,问来人道:“除了这帖子,还有什么话?”
一个相貌俊秀的年轻人躬身道:“回老爷的话,还有一箱子礼物,贵府上的人已接了、现抬在外面。我们大人说了,这都是从应天府带上来的,不是什么要紧东西。我们大人想着,您府上自然是什么也不缺的,好歹这些东西是打南边儿带过来的,不过是一点子念想罢了,还请老爷不要嫌弃。我们大人还说,如今到底是才上任,各样事都不熟悉,不敢擅离职守,请老爷千万恕他礼数不周之罪,等后面大人腾出空儿来,一定来府上亲自拜会。”
贾政微笑颔首,将帖子放在一边,道:“好。回去谢过你们大人的好意。”
那人恭恭敬敬答应了,荣国府的下人便引了他出去。
贾政走到窗前,拈起一只银签子,将花架上的一个錾竹林七贤盆景儿里的青苔拨了拨。
这是两扇八角景嵌玻璃窗,外头是一株枫树,再过两个月,窗外便如霞似血,是绝好的一番灿烂景色。
他眺望半晌,将签子搁下,重又拈起那封帖子看了一遍,心里颇为感概。
这贾雨村也真正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当年他携妹婿之信送外甥女来京时,孑然一身、郁郁不得志,自己见他气宇轩昂、谈吐不俗,因为爱惜读书人,又兼有妹婿之请,便为其勉力奔走,自己等人虽然官职不显,到底还有几分人情可用,且应天又是贾家发迹之地,这便叫他顺顺当当地补了应天知府的职位。
也亏得有他在应天主持,这才让薛家外甥免了一场官司麻烦,虽说换了其他人在任也是一样,可到底省了不少事。
原本贾家对雨村其人并无什么期许,不想才几年工夫,也不知他如何积累、运作,竟叫他从应天调到了京城,做了顺天府丞,职位仅次于府尹,这也是在别处没听过的事。
这可是多少人挤破了头也求不到的官职,又是从地方调任进京,这也算是立地飞升了,并非简简单单使几个钱、托点关系就能运作成的。
贾政心想,此人虽也姓贾,细论起来,又与金陵贾氏是同谱,可到底与宁荣二府这一支关系隔得太远,否则倒也可叫他担起光耀门楣之任。只可惜,如今两府子孙皆无一个可成气候的,若为家族将来计,到底还需向外广结善缘才是。
一时小厮来回说,已将雨村的长随好生送出去了,又请示外面所收的礼物如何安置。
贾政兀自在心内想着要如何引宝玉、贾环、贾兰等多与贾雨村等良师益友结交,让他们也受些感染、提携,听见小厮问他,便随口答道:“让赖管家来开了箱子瞧是什么,先将东西拣成几份,再来问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