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滴水穿石的力量》(第2页)
起初,进步慢得几乎看不见。周小凡还是会被同样的题型难住,背过的课文隔天就忘。但周建军从不发火,总是说:"没关系,我们再来一遍。"
"这道题不会?那我们就做十道类似的题。"周建军的声音成了周小凡夜晚最熟悉的陪伴,"这个字写不好?那我们就写一百遍。"
周小凡的铅笔芯不知写断了多少根,草稿纸堆了厚厚一摞。有时他累得趴在桌上睡着,醒来发现父亲还在灯下检查他的作业。
二年级期末考试,周小凡数学考了78分。虽然不是特别高,但比期中考试进步了13分。周建军高兴得把儿子举过头顶:"看吧!水滴开始起作用了!"
暑假里,当其他孩子在外面玩耍时,周小凡每天依然坚持学习两小时。他不再和别人比较,只是专注于自己是否比昨天懂得更多一点。
三年级开学后,班上来了一位新的数学老师,姓王,是学校返聘的退休教师。她头发花白,戴着一副圆框眼镜,说话慢条斯理但很有威严。
第一次单元测试,周小凡考了72分。他看着卷子上的分数,鼻子一酸。明明暑假那么努力,为什么还是不及格?
下课后,王老师叫住了他:"周小凡,留一下。"
周小凡忐忑不安地站在讲台边,以为要挨批评。没想到王老师拿出他的试卷,指着其中一道题说:"这道应用题全班只有三个人做对,你是其中之一。你的解题思路很特别,能告诉我你是怎么想的吗?"
周小凡惊讶地眨眨眼,结结巴巴地解释了自己的想法。王老师边听边点头:"很好,你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只是基础还不够扎实,所以容易在简单计算上出错。"
王老师从抽屉里拿出一本练习册:"这是我以前用的,送给你。每天做两页,不会的随时来问我。"
那天放学,周小凡的脚步轻快了许多。他翻开王老师给的练习册,发现里面都是从最基础的题目开始,循序渐进地增加难度。扉页上写着一行字:"学习如登山,不在快慢,贵在坚持。"
周小凡开始按照王老师的方法,从最基础的知识点重新梳理。他准备了一个错题本,把每次做错的题目都记录下来,分析错误原因。渐渐地,他发现有些错误不再重复出现了。
然而,三年级期中考试,周小凡的数学只考了69分。看到成绩的那一刻,他感觉全身的力气都被抽走了。放学后,他没有直接回家,而是跑到操场边的梧桐树下,把脸埋在膝盖里无声地哭泣。
"我就知道会在这里找到你。"王老师的声音从头顶传来。她在周小凡身边坐下,递给他一张纸巾。
"老师,我是不是特别笨?"周小凡哽咽着问,"我那么努力,为什么还是考不好?"
王老师摇摇头:"小凡,你知道竹子吗?竹子种下去的前四年,几乎看不到它长高。但在第五年,它能在六周内长到二十多米高。为什么?因为前四年它都在地下发展根系。"
"学习也是一样。"王老师继续道,"你现在觉得进步慢,是因为知识正在你的大脑里扎根。等到根系足够强大,你就会迎来'爆发期',那时候你的进步会快得让自己都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