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着小船的王大海 作品

第730章 。小鸡啄米(第2页)

她:“对。你当时在批注里写:‘迁移的本质不是复制过去的答案,是带着过去的经验找新的规律。’就像科勒的小鸡,它不是记住了‘深灰纸=食物’,而是记住了‘食物总在更深的颜色当只会啄固定纸张的小鸡,要让他们当能发现颜色关系的小鸡。’”

我(指尖划过“顿悟”两个字):“可我现在连自己都顿悟不了。我总觉得学习就是把知识点背下来,考试时原样搬上去。就像桑代克说的,相同要素越多,迁移越容易。科勒这实验,简直是在推翻我十几年的学习习惯。”

她(从抽屉里拿出个铁盒,里面是枚生锈的实验勋章):“32岁那年,你带的一个学生拿了科技创新奖。他做的项目是‘智能垃圾分类系统’,能通过形状和颜色的关系自动归类。领奖时他说:‘老师教过我们,科勒的小鸡都知道举一反三,人更该学会找关系。’”

我(突然想起什么):“那我后来……有没有用到这个理论教自己?比如,遇到完全陌生的问题时,怎么像小鸡那样找到隐藏的关系?”

她(沉默了几秒,调出手机里的相册):“你30岁那年,突然被派去做乡村教育帮扶。第一次去山区小学,发现那里的孩子连基本的计算器都没有,却要学复杂的应用题。你急得满嘴起泡,直到看见一个小女孩用石子摆算式:3颗石子加2颗石子,不管怎么摆,合起来都是5颗。”

我:“她是在找‘加法就是合并’的关系?”

她:“对。你当时突然就懂了科勒实验里的‘顿悟’——不是突然变聪明,是突然从新问题里看到了老关系。就像小鸡突然明白,不管两张纸怎么换,‘更深’这个关系不变。你后来给孩子们设计了‘石子数学’‘绳结几何’,其实都是在教他们找关系。有个孩子后来考上了师范大学,说要把这种方法教给更多人。”

我(喉咙有点发紧):“可我现在还是会怕。怕自己学不会这种‘找关系’的能力,怕将来遇到的问题,没有任何‘相同要素’可以迁移。就像测试时突然出现的黑色纸,我可能还傻傻地盯着原来的深灰纸不放。”

她(从风衣口袋里掏出个东西,对着镜头晃了晃——是我现在挂在包上的小鸡挂件):“你看,这个挂件陪了你十年。每次遇到坎儿,你就会摩挲它的翅膀。34岁那年,你竞聘教学主任失败,躲在办公室哭,摸着它突然想:科勒的小鸡也不是一次就选对的,它肯定在训练时啄错过浅灰纸,只是科勒没写进报告里。”

我(摸着包上的挂件,冰凉的塑料触感很熟悉):“所以……犯错也没关系?”

她:“太有关系了。你后来在论文里写:‘错误是找关系的必经之路。小鸡啄错浅灰纸的瞬间,其实已经在比较两种颜色了。’就像你现在搞不懂这个实验,不是因为笨,是因为你在比较桑代克和科勒的理论——这种比较本身,就是在找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