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火药改良(第2页)
然后那根棍子开始搅拌,火药有点干巴,就让人再加水,直到锅中的火药成了均匀的糊糊状,这才停下加水,然后起火烧锅,蒸发水分,待锅中的火药像淤泥一样将锅抬走,放到太阳下面暴晒风干。
“好了,现在陪本宫去看看你们其他的进展吧,特别是火炮、火枪炮管、枪管中的膛线,弄得怎么样了?这都一个月了,可有刻完试验过?”朱慈烺问道。
“回殿下,您上次在天津提出的膛线,人工雕刻极难,现在炮管内的膛线刻完了,但还没试验,枪管的还没完工呢。”毕懋康回道。
这年代的手工技艺高,但也费时,还算正常。
“嗯,李安,你带几个锦衣卫在这儿守着,待火药干一些,就倒出来用锤子敲碎了再晒,一定要全都晒干,注意,是敲碎,不是让你们把本宫辛苦熬制的火药再碾成粉啊。”
“土疙瘩玩过没?敲成小疙瘩晾干就行。”李安应声后,朱慈烺又转头吩咐:“刘卿,再去准备大小不一的筛子,有多少种就拿多少种来。”
“等会儿火药干了,把火药晒一下,碎成粉末的,收集起来后面重新洗,剩下的没过筛的,用稍微大一点的再筛,过筛的就是我们要的小颗粒火药,不过筛的接着敲,再敲碎点过筛能用就好。”
“臣(奴婢)遵旨。”
“走吧毕师傅,我们就先去看看火炮的膛线,下午出城试炮,看看火药的威力和膛线的威力如何。”
中午,在军械司吃的饭,军械司属于军队部门,皇家科学院属于朝廷直属机构,目前是因为主要研发军械,这才暂时在一起混合。
皇家科学院的范畴,可不光是军械,还包括其他的科研,比如从安南引进的稻米品质就极高,在江南试种效果也是不错,但因气候原因,无法做到像安南一带一年三熟,只能做到一年两熟。
再比如水车动力研发,钢铁冶炼,锻造,等等,涉及项目众多,不单是军械方面了。
下午拉了几门新造的野战炮,炮身短小精悍,铜制炮身,下面装了两个大铁轮子,一匹挽马就能拉着跑的飞快。
到了城外校场,只见炮手麻利的从炮身两侧到轮子之间的空隙处,各取下两把铁锹,在平地上三两下就挖出个坑,然后调整车驾,拉炮的架子落在地上,和车轮形成杠杆原理。
较重的那头划拉进挖好的坑中,把挖出来的土夯实在坑后,这就算是把炮摆好了。
这操作,其实朱慈烺还是能看懂道理的,火炮发射后坐力巨大,以往的火炮发射一次,炮管就得往后窜几米远。
有时为了压低炮管角度,还得给炮管尾部垫东西增加高度,那家伙,一发出去,就要几个人跑后面去把炮再拉回来,费时费力。
这样埋在土中,后坐力被地面吸收,炮身就不会移位了,这办法朱慈烺是看懂了,但新问题又出现了。
新军的火炮,最开始是朱慈烺指导的,但研发成功配置军队后,朱慈烺还真就没见过怎么发射的。
这一看,问题有点大啊,当即朱慈烺就开口问道:“毕师傅,这炮管埋在土中,是能避免后坐力使大炮移位,但要是需要调整炮口角度当如何呢?敌人可不会站在一个地方等着炮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