斌斌有理被注册 作品

第449章 欺天啦!(第2页)

朱慈烺自言自语的说着,最后越说越气,恶狠狠的咬牙切齿的发着狠低吼不断,恨不能揪出幕后黑手,将这些人渣全部撕碎,方解心头之恨。

李安垂首而立,不敢多言半字。

朱慈烺满脸狠厉,垂首沉思不语,慢慢的,不知道是消气了还是养气的自控能力提升了,渐渐的恢复如初,敲击着扶手,思虑着如何破局。

许久,朱慈烺突然开口问道:“刘满财现在何处?”

“皇爷,刘大人按您的意思,任商务部右侍郎,正在和商务部交接手中资产,另外替皇爷把关,按时提回内帑的三成收益。”

刘满财是原本皇室产业的负责人,商人出身,现在皇产全部并入商务部,虽然看似皇室收入减少了,但实则,商务部的收入,以后可不止现在的皇产,还有海贸和其他商务部所猎的并入。

三成入内帑,七成入太仓,实则不仅内帑没有降低,反而增加了不少,但皇产乃是起步原始资本,谁也没理由反对。

至于商务部有三个侍郎,那太正常了,现在不少部门还多出一大把侍郎呢。

“嗯。。。去传旨,让商务部介入两淮盐价,从沿海各处盐场运盐到两淮,成立国营盐售专卖店,抑制盐价,有多少调多少。”

“将以往积攒的盐全部调过来,告诉王时敏,不光要抑制两淮盐价,更要防备其他地区跟风,盐商联手通气,抬高盐价要挟。”

“全国各处,不管有没有异动,都要着手开始国营专卖,哼,朕倒要看看,他们吃不吃得下,朕要撑死他们,让他们知道知道,做生意,囤积坐价是有风险的。”

“是,皇爷,奴婢这就派人传旨。”

大明的盐,实则不止市面上流通的这些,每年朝廷发放两百万左右的盐引,实则每年产盐并不止这些,只发两百万引,是有考虑的。

一是两百万引左右,基本能够满足全国用盐。

二是多发的话,市场饱和后,盐价会随之大跌,虽然盐的利润大多都进了盐商的口袋,但朝廷也不想盐价大跌,影响朝廷稳定的盐课收入。

实则,大明各大盐场,每年产盐的数量,远远不止这些,剩下的大半堆积,来年再发,而小部分,则成了各地盐运司的外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