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川 作品
第278章 无语了
什么事儿就怕尝到甜头,这一点不光盗墓,各行各业都是如此。第二天一大早。
天刚蒙蒙亮,院子里就传来了212引擎的声音,是李斌他们出发了。
这小子不是一般的有头脑。
当时内蒙还没启动乡镇苏木的撤并改革,科左后旗这边一共有七个镇、十个苏木,除去旗政府所在的甘旗卡,就相当于十六个乡镇。
李斌不知道从哪弄来一张科左的地图,然后他们以乡镇为单位,两人一组,按从远到近的顺序,搞起了“地毯式摸排”。
而后没过几分钟,小兵和江小楠也结伴出了大院。
队员们积极,我做把头的自然不能落后!
于是我立即招呼郝润起床吃饭,然后一番打听找到旗图书馆,等到九点一开门儿,我俩便一头扎进去,开始“博古通墓”!
具体怎么通呢?
也不复杂。
就拿旗志来说,第一个要看的就是大事件和涉及人物,当时我看的是1998年版的,里边记录的第一个大事件条目,是明朝洪熙元年,科尔沁部首领南迁嫩江流域,他的弟弟率部游牧于现今科左后旗地域。
看到这就可以往后翻了。
因为这个人是蒙古人,蒙古墓葬都不用琢磨,人家根本就不会留有任何记录。
当然如果不是蒙古人,换成是某个辽代的大官,那就值得研究了。
我的套路一般就是不管他怎么来的,只看他怎么没的,以及在哪没的,要有这方面记述,直接去找这个地方现在的位置,要没有,那就要细看他的履历,分析有可能埋在哪里。
就这么简单。
唯一缺点就工作量极其巨大,而且需要对历史感兴趣。
后边这点尤为重要,如果你不爱好历史,基本很难看的进去,用不了半小时就得走神。
比如郝润。
我看完旗志没发现什么有用信息,就想问问她怎么样,结果找了一圈,发现她鬼鬼祟祟蹲在角落,捧着一本《骆驼与马的产后疾病防治》,正在研究产后处理……
就这样,一连过了三天,没有任何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