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北宋经济课7

听到大家说出了答案,易梅也点点头,“我已经听到了不少的正确答案,没错,船运得多。” “陆上丝绸之路从前是只能用骆驼运过来,一次运不了多少,成本高昂也就意味着商品价格高昂,只能够让上层人士享用,和平民无关,但是换做是船运就不一样了。”

“一艘海船至少能够运200吨的货物,货运量的增加使得货运商品的性质从之前的昂贵奢侈品逐渐转变为一些日用商品。”

他们看到了上面的表格里有很多的东西——

进口的东西主要是香料、药材、矿物等等。

出口的商品主要是丝织物、瓷器等等。

而能够组织出口的基本上都是制造方面的大家,产能也要足够。

在这种条件之下依旧有源源不断的出口,可以看出当时的宋朝是有多富裕。

后面易梅也逐渐放出了若干的表格,表格上面显现出,北宋中期的时候,黄河流域的丝织物出口量还颇为可观,但是到了南宋的时候,已经远不如南方这边的货物出口量了。

甚至于国家在税收方面,东南路的丝织物出口税收已经远远超过了原来的中原经济区,这一切的一切都在说明,经济重心在南移。

“这些只是丝织物方面,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看瓷器方面,瓷器也是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我们后世研究发现,南方沿海的陶瓷产地就十分密集。”

标注出来,在地图之上,大家就看见了密密麻麻的红红的一片。

比如说浙江龙泉窑系、江西景德镇窑系、福建窑系和岭 南地区的广西桂窑与广东粤窑,甚至于在一些地方还能够发现一些蔓延长五六百公里的瓷窑的遗址。

光是福建建窑,在南浦溪沿岸就已经发现20余处窑址,别的只会更多。

下面课堂坐着的人都微微吃惊,尤其是直观的数据摆在这里的时候,而且易梅只是说了福建的一小片地方,还有更多的窑址和窑床都没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