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大洋彼岸(第2页)

“对!就是她!”杨彩霞肯定地说,“她名义上是咱们的助手,其实是咱俩亲手带出来的学生,懂这项研究。米国人知道成果在即,主要盯着我们,对她看管得没那么严。”

“最关键的是我们认识她二十年了,他是什么样的人我们还不了解吗?当初她就算背负抛夫弃子的骂名也要出来,就是憋着一股劲,非要学到最厉害的技术回去报效国家!这心思,二十年没变过!”

余谋进也想起来了:“没错!而且她儿子还在国内,那么小就留在国内没带出来。她就是想着总有一天要回去的!这份心,信得过!”

找苏婉清,是他们能想到的唯一希望。

只有她,既有能力理解这项技术的价值,又有可能找到办法避开监视,把消息或者关键资料送回国。

“必须尽快找机会,小心地跟她谈谈!”余谋进下定了决心。

两人对望着,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决心。

四十年的等待,成果就在眼前,回家的路却最难走。

他们选中的这个学生,成了这盘死棋里,最重要的一步活棋。

……

机会比预想中来得更快些。

第二天下午,苏婉清照例来别墅送交一些常规的实验数据处理报告。

两名穿着西装,表情冷峻的安保人员像往常一样,在门口仔细检查了她的公文包,才示意她进入书房。

书房里,余谋进正对着黑板上的公式沉思,杨彩霞则在整理书架。

一切看起来和过去无数个下午没什么不同。

“老师,师母,这是上周的数据分析。”

苏婉清将文件放在桌上,声音平静。

她衣着朴素,眼神沉静,多年的异国生涯和低调隐忍,让她早已习惯了不露声色。

“辛苦了,婉清。”

杨彩霞转过身,微笑着拿起一份普通的学术期刊,仿佛随手递给她,“这上面有篇论文,观点有些意思,或许对你的部分计算有帮助,你拿回去看看。”

递过期刊的动作自然无比。

但就在苏婉清接过的瞬间,杨彩霞的手指极快地在期刊封面内侧某处轻轻点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