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1个陈延森=9个黎嘉诚?2800亿美币?(感谢千秋帝一)(第2页)
“最近太忙了,没时间练,给你看看我上次去纽约敲钟上市时的照片。”
王子豪掏出手机,翻出照片,直接把手机怼到曹达华眼前,语气里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得意。
又炫耀是吧?
曹达华暗暗感慨道:子豪这孩子长大了,也越来越能装了。
“曹总,胡总,王总,你们在看什么呢?”
一道男声从身后传来。
王子豪下意识地扭头,只见裴毅领着四个人,就在不远处。
“老裴,你怎么知道我健身了?给你看看我去纽约的照片。”
王子豪咧嘴一笑,主动迎了过去。
裴毅嘴角抽了抽,笑得有些无奈,应付了两句后,便把单嘉伟、梁昌林、章旭豪和康国栋四人推到前面,引荐给曹达华与胡玮怡。
一行人简单寒暄后,来到休息区坐下。
与此同时。
高德地图的萧军、mio的毛超荣、小红书的曲芳陆续赶来。
字节科技张易鸣、快的打车程伟星、星源科技梁劲松紧随其后,几人刚走进大厅,就被休息区的动静吸引了目光。
集团各个子公司的项目负责人,基本都在一楼。
天工科技的迈克·凯勒在看到梁劲松后,立即起身,极为热情地招了招手。
两人之前打过交道,当时他在Amd效力,梁劲松则在湾积电。
没曾想兜兜转转,又成了同事。
直到十点,一辆红旗L5才跃入记者的镜头。
“陈延森到了!”
“据说这辆车是李青松亲自给陈总挑的。”
“嘶!真的假的?”
“内部消息,你可千万别对外乱说。”
几名记者窃窃私语道。
坐在车里的陈延森,远远就瞧见了门口乌泱泱的景象。
十几秒后,黄伯翔把车开进了科技园。
把车停好后,他立马解开安全带,快步走下车,为陈延森拉开车门。
几名记者想冲过来采访,却被公司的安保人员死死拦在警戒线外,只能举着话筒远远喊着问题,相机快门声噼里啪啦响个不停。
“陈总,请问您如何看待千度外卖和桃点点平台为骑手缴纳五险一金?”
陈延森听后,停下脚步,露出一副不解的表情,继而反问道:“这不是应该做的吗?”
“您会担心筷跑在骑手端,因此而失去竞争力吗?”
澎湃新闻的记者追着问道。
“在我看来,运力端最核心的技术在于定位、线路规划、智能派单和运力调度。
而给自己的员工缴纳社保,本就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
陈延森耸了耸肩道。
“陈总,森联资本总部什么时候搬往庐州?”
搜狐的记者开口问道。
“届时会分批次、分部门、有计划地搬迁到新家,而第一批迁入项目,预计会在年后启动。”陈延森回道。
“陈总,根据财经博主水皮的估算,筷跑外卖的净利润可能不足3%,如果您和千度、阿狸一样,全部采用外包模式,净利润至少能翻一倍,您是如何说服投资人支持这项决定的?”
凤凰网记者语速飞快,抛出了一个颇具敏感性的话题。
“我对钱没兴趣。”
陈延森面带微笑,摊了摊双手说道。
此话一出,记者们顿时会心一笑。
这话是马立云说的,可压根没人相信。
既然对钱没兴趣,为什么迟迟不给旗下的骑手发底薪、交社保?
“当然,没钱也不行!首先,我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筷跑的外卖业务赚得虽然不多,但也没有外界猜测的那么少;
其次,筷跑是一款本地生活综合服务软件,除了外卖,还有买菜和团购业务,盈利模式很健康。
所以,大家也不用心疼我。
另外,在我心里,每一名筷跑骑手都是公司的一份子,他们和筷跑的Ceo裴毅一样,只有职位上的区别。”
陈延森继续补充道。
“陈总,由于筷跑、千度和桃点点之间的外卖大战,很多外卖创业公司都倒闭了,‘烧钱圈地’是森联资本的致胜法宝吗?”
商界的记者问道。
这帮媒体倒是自觉,每人只问一个问题。
事实上,这是王世翔提前交代好的,还特意给了一笔车马费。
“森联资本的立足之本是新颖的商业模式,是优秀的用户体验,至于那些因此倒闭的外卖平台,我也无能为力,现实往往就是这样残酷。
商场如战场,从来不是一句玩笑话。”
陈延森轻描淡写地说道。
弱肉强食,才是商场的底色。
说完,不等后面的记者发问,他摆了摆手道:“不好意思,今天是森联资本的年终述职大会,后续有什么需要沟通的,诸位可以通过官方渠道统一问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