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山娃壮年93集(第3页)
保定市第一百货大楼的玻璃幕墙晃得人眼晕,美女售货员,穿着的确良衬衫工装服,站在柜台后面,脸上露出了笑容可掬的神态,比厂里的广播员还精神、漂亮。
到了石家庄的鞋帽批发城更热闹非凡,一进门就是成摞的纸盒,空气中飘着皮革和胶水的味道,进货的商贩挤挤插插、熙熙攘攘地扯着嗓子讨价还价,比兴隆县的农贸市场还要热闹十倍。
两辆车送完货时,日头已经偏西了。司机老周师傅,熟门熟路地往博野县开,路边的白杨树渐渐换成了绿油油的西瓜地,风里都带着股甜丝丝的水汽。到了博野县城东镇十里铺村,刘宇浩下车打听孙大宝家的西瓜地在哪里?这是小商贩告诉他的,这个孙大宝是当地很有名气的西瓜大王。一位路边的村民指了指村东头说:
“孙大宝家的瓜地吗?顺着这条路一直走,看见那片最大的瓜地就是,他家的‘京东八号’,今年长得最旺!”
果然,没走多远就看见一片黑绿的瓜地,地里搭着个草棚,棚下拴着条黄狗。车刚停稳,草棚里就钻出个黑瘦的汉子,看上去四十多岁,穿着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褂子,裤脚卷到膝盖,露出晒得黝黑的小腿——正是孙大宝。他眯眼瞅了瞅货车上的“兴隆县塑料厂”字样,咧开嘴笑了:“是刘主任吧?早等着你们咧!”
刘宇浩让司机老周和另一位司机吴师傅在路边歇着,拉着押运员李晓聪往瓜地里钻。脚下的土是松软的沙质土,踩上去不沾鞋。西瓜藤爬得满地都是,圆滚滚的西瓜藏在绿叶底下,有的露着半边红瓤似的外皮,有的还带着层薄薄的白霜。
刘宇浩蹲下来,用手指敲了敲离得最近的一个瓜,“咚、咚”两声,声音沉实。他又扒开叶子看了看瓜蒂,蒂部已经枯黄了大半,点点头,对着小李说:
“嗯!你看这样的西瓜,才是熟得透了呢。”
孙大宝在旁边看着,眼里带着点得意,笑呵呵地冲着刘宇浩夸赞道:
“呵呵呵!刘主任是个行家啊!我这瓜,个个都是熟透了的‘饱肚货’,切开保准沙瓤,甜得能粘住嘴。”
刘宇浩自来熟的半开玩笑,接着他的话茬说:
“人家是‘老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你可倒好,是孙大宝卖瓜,自卖自夸呀!哈哈哈!”
逗得孙大宝也哈哈地大笑起来。随后,他又开了腔,大着嗓门说:
“不是吹牛逼!我的瓜三里五村都难找,确实长得好!”
刘宇浩没再说话,又在地里转了半圈,捏捏这个瓜的纹路,拍拍那个瓜的表皮,末了才直起身,蹙着眯缝眼问道:
“大宝哥!实诚话,最低价多少钱一斤?”
“刚才你打听路的那个老乡没跟你说吗?我这瓜不挑不捡,三分五一斤。”孙大宝说着搓了搓手,又补充道:
“别处买我的瓜都要四分钱,你们买得多,我才给这个价。”
“三分五?”刘宇浩皱了皱眉,对着孙大宝说:“我听我们那的倒腾西瓜的小商贩说,有的人家三分就卖。”
“那能是一样的成色吗?”孙大宝急了眼似的反问刘宇浩,弯腰抱起个西瓜往地上一放,一脸自信地说:
“你去比比看!他们的瓜要么个头小,要么瓜没熟透。我这瓜,你随便挑!个个保熟保甜,为什么呢?两个字概括‘用心’!”
他说着就要把那个大西瓜切开,让刘宇浩和小李看看。
刘宇浩赶紧拦住他,回答说:
“别切开!别切!我信你还不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