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小明 作品

483.第468章 大军

崇祯十六年。二月初一。

徐州。

京师沦陷,北直隶全境陷落。

山东六府失其三,东昌、济南、兖州三府丢失。

青州府大部被清军所控,仅余东南沿海的日照与安东卫两地尚在明军的控制之中。

徐州城东,靖南军大营。

中军帐外旌旗猎猎,甲士肃立。

帐中,一面巨大的舆图平铺于案,参谋官手持军报,正沉声禀报。

“正月二十一日,清军攻陷京师之后,以万余兵马留守京师,余众尽皆南下,情报司汇禀,清军兵分三路,大举南下,兵马计有十三万之众。”

作为参谋总长的代世霖此刻正手持军情文书,向着陈望禀报着近来的军情。

两侧一众参谋官肃立待命,舆图上密密麻麻的标记昭示着日益严峻的战局。

代世霖是陕西榆林人,原是高迎祥麾下的一名马兵,后在黑水裕之战后被俘,就此加入了汉中军中。

历战有功,累功先后从队正升为旗总、历任百总、把总、千总。

符离桥之战中,领麾下兵马连败万民军,因为军略才能,升为营下中军,协理军务。

崇祯十四年,十一月陈望改革军制,设参谋部,从各营之中征召参谋,被征召入参谋部中。

此前参谋总长的职位是由陈功与胡知礼两人代理。

不过随着两人先后就职营将,参谋总长的职位便落在了代世霖的身上。

代世霖没有接受过正统的将官的教育,他的祖上都只是卫军,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加入民变的队伍之中。

不过代世霖在军略上的天赋却是极高,很多时候提出的方略都是能够让陈望眼前一亮的程度。

也正是因此,所以陈望才在最后将参谋总长这一重要的位置,交给了代世霖。

“西路军以豪格为帅,师正蓝、镶蓝两旗,领兵三万,自京师出,过保定、真定,南下大名府,意欲进取河南三府。”

代世霖举着指挥鞭,指着舆图上的保定、真定缓缓划过。

“因为此前疫情的波及,彰德、卫辉两府受灾严重,所以两府仅留千余兵马协防。”

“考虑到西路清军的兵力,以及两府的重要性,参谋部认为,我军可以放弃彰德、卫辉两府之地。”

代世霖用指挥鞭在河南的北部轻轻一点,继续说道。

“当然,如果全线退守黄河以南,清军便可以毫无顾忌的长驱直入,从多点渡河,我军与河南省内兵力有限,难以屏蔽清军袭扰。”

“应当派遣两营精兵以强将统领入住怀庆府,保全怀庆作为西部屏障,同时分遣三营兵马进驻阳武、延津、封丘三地,以为东部屏障。”

“不过如此安排,单靠河南省内兵力并不足以支撑整个战局。”河南省内如今靖南镇仅有两师的兵力。

第一部份是陈鸣统带的河南镇第一师,兵力有一万五千人,现在正在守卫潼关一带,基本被顺军牵制在了原地不能动弹。

另外一部分,则是由孙启运管带的河南镇第四师,兵力约一万两千人,如今正屯驻开封一线。

孙启运麾下的兵马属于是三线部队,多是由原先的河南义军改编而来,武备缺乏,战力较为薄弱,原先的职责只是隔断疫情向南的蔓延。

哪怕是经历了不少时间的训练,基本完成了靖南军改编和整训。

但是现在如果要面对清军的进攻话,还是有些艰难。

陈望站在摆放着舆图的桌案之前,凝视着河南的方向。

河南很早便被他所掌控,经营良久。

陈望心中清楚的知道,在崇祯十七年后,全国的灾情会逐渐得到缓解,旱情也会逐渐的消退。

作为拥有大量田地的河南,自然也能够成为靖南镇下的一大重要产量基地。

虽说现在南国都在他的控制之下。

但是粮食在路上也有损耗,距离战线越近,损耗便越少。

如今清军占据北国,顺军占据西北,战线就在陕西、黄河一带,自然还是用河南的粮食更为便宜和便捷。

而且河南是中原腹地,战略要冲,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也绝不可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