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堂十三 作品
第338章 交流大会(1)(第2页)
每一次的游历,都能让他们增长一分见识,懂得更多的道理。
由此,“博物”一课也是为了检验这些学子们平时积累的丰富知识。
只见肖学士抚了抚胡须道:“吾尚未致仕之时,曾游历到钱塘江一带,当时听闻钱塘江每月都会来一次大潮。”
“这浪潮之大,可高达数丈,凶险万分,于是老夫便在此住了数月,以便每月观潮,只惊叹这每月初一到初五,这钱塘江大潮便会准时而至,十分惊奇。”
肖学士想到当初观潮的场景,宛若历历在目,心惊不已。
只见他疑惑道:“但每过了初五,这潮水便会急速退去,直至露出干枯的河床。”
“这番奇景,老夫百思不得其解,曾问其各路名家,终不得其缘由,但后来偶遇一老僧人,方才解答了老夫心中疑惑。”
肖学士笑了笑,双手负于身后,继续道:“有哪位学子可知这钱塘江潮水之缘由啊?”
博物一课,无非分为天文、地理之学,当初在芳书斋,那陈夫子也曾讲授过不少天文及地理知识。
但是这些知识都是十分薄浅,与这肖学士刚讲出来钱塘江大潮一事根本没有任何关联。
听到肖学士提到钱塘江的大潮,那位人人尊敬的赵先生则是面露微笑,点了点头。
看他那胸有成竹的模样,显然是早已知晓这其中的答案。
但是对于其他官员,甚至是学子们来说,却比较困难。
谁没事去研究那钱塘江大潮呢?
这大多数学子出门游历,哪个不是为了寻花问柳,去逍遥快活?
亦或者四处结交朋党,以图日后仕途平坦。
真正去研究这些之人,少之又少。
就连那青莲书院的大师姐曹樱,也被这钱塘江大潮提起了兴趣。
“初一至初五……大潮……”
只见她喃喃自语,眉头微皱,脑中在飞速回想自已是否在哪本书中看到过。
那北齐的大师兄孙仲白思索片刻,顿时笑了笑,看来心中知晓了答案。
于是他缓缓举手:“肖学士,小生知道,可否让我讲出这其中缘由?”
这不到半炷香的功夫,那北齐大师兄孙仲白便已经举手开始回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