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榴火 作品

第25章 某些知识分子的“良心”

胡海青挂断了冯明辉的电话,站在自家的窗台上,看着斜阳沉沉,晚霞漫漫,心中对这个扶贫政策的好题材更是不舍。

要不,跟报社的总编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修改一些敏感词,不打政策的擦边球,直指扶贫制度根本。

这样的话,即使在舆论上有干预地方政府执政的嫌疑,可能为国家高层不喜。

但是,自己一个刚正不阿、秉笔直书的名声,也就算是打出去了。

至于受到扶贫政策牵累的红星市贫困人口,管他们去死!

学者的良心就不是为你们这些普罗大众长的。这一点,看看孔孟就一清二楚了。

至于自己的老同学冯明辉这里,倒是有些不好交代。

不过,了不起也就是多多赔罪。

学者求名的心态和干部求官的心态,其实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冯明辉应该要原谅自己。

西天的夕阳带走了最后一抹残霞,华灯初上的京都,美得就像是一位刚出浴的美人。

胡海青在这迷人的夜色里,拨通了报社总编胡西进的电话。

“本家好啊!晚上景色纷繁,您有没有喝一杯?”

电话那头,胡西进正坐在餐桌前进餐。

胡西进是一个五十来岁的中年男子,大大的眼袋挂在脸上,像极了观赏金鱼的眼睛。

在他的对面,坐着一位三十来岁的娇俏少妇,此时正在帮着他斟酒。

这位少妇是他的二婚妻子,东京留学归来的高材生。

不但才华颇高,长相更是温婉甜美,是报社里的一枝花。

就连宽大的家居服,也掩盖不了她那傲人的身材。

少妇在斟酒的瞬间,一截袖子滑落到她的手肘,露出一弯白藕似的手臂。在灯光下,散射着和田玉的温润光泽。

胡西进看着少妇无意间撩落的一缕风情,咽了咽唾沫,对着手机说道:“是海青兄啊!

多谢关心,正在用餐呢!

您这是有什么要提点小弟的吗?”

胡西进和胡海青都是中原人,两人都听得懂中原人特有的话外音。

胡海青一听,胡主编这么急着说事,估计他那边应该是有事情要忙,连忙直接说道:“老弟,我投的那篇《真假扶贫之我见》,现在因为形势需要,不得不进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