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夜袭

村里没再为净化器的事纠缠,很快统一了行动:年轻力壮的结伴去挖地窖,妇女们则挨家挨户收拾那些绝户家的遗物——粮缸里剩下的半袋粗粮、墙角堆着的储水瓶罐,都被小心地收拢起来,集中存到村委会的空屋里。

要说囤水大户,除了梅一诺,就得数村里煮酒的谭家。

他家那几个用来发酵的水泥池子,如今全码满了凿来的冰块,连蒸酒的大铁锅、墙角摞着的酒坛子,也都满满当当盛着融化的冰水。

当然,这是全村人的功劳。

这一场大灾太狠了。

村里三百多口人,如今只剩一百九十多个。活着的人里,最年长的是李大脑袋,过了年满六十,余下的多是三四十岁的青壮年,还有些半大的孩子。

埋人的时候,谁都没说话。但接连不断的丧事,让活着的人彻底清醒:这年头,独活不易,不然冻死在家里都没人知道,关键时候还是要抱团。

关系好的人家,两三户凑在一起,即安全也节省了柴火。

村委会门口不知是谁用炭笔写了句话:“抱团取暖,共渡难关”。

风雪轮番洗礼,字迹渐渐模糊,可村里人显然看进了心里。

还被他们看在心眼里的是梅一诺和梅家人,都知道梅一诺身份不简单,她至今没有离开村,对苦苦挣扎的村里人来说,就像一剂强心针。

情况肯定还不算太坏,瞧,梅家人都还在呢!

梅一诺就没想过离开,这几日地窖和空间的冰块囤的够够的,人就惫懒起来。

孢子早已覆盖了花果蔓延至其他国家,就目前统计的死亡人数来看,她可真是给姓唐的省了一大笔钱,还需要领养老金过活的,已经不多了。

可那人居然食言而肥,闲着也是闲着,索性黑吃黑一把。

梅一诺顶着天一的号在好几个暗网上兜售了极热开始的具体时间,当然还有那批被扣押却用来出口的过滤器。

消息都卖到国外了,她也就不吝啬于在国内传播开来。

六十度高温的消息一出,各大论坛瞬间炸开了锅,网友们像潮水般涌入官网,要求给个明确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