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魔的秋波 作品
第464章 北部有哪处港口更合抗金之用(第2页)
“此番来济州借港,不为别的,就为抗金。”
“将来登莱镇需粮、东江镇需械,都可从济州岛中转。”
他敲了敲海图上的朝鲜海峡,
“朝鲜若肯借个合用的港口,便是帮着大明抗金,也是保他们自己的藩篱。”
徐光启闻言,眉头却没松开,反而捻着胡须沉吟片刻:
“小友这话在理,借抗金的名义,朝鲜确实更难拒绝。”
“但有两层难处,不得不权衡。”
他伸出一根手指,
“其一,小友是平户李旦之子,这身份在朝鲜眼里,未必是华商,反倒可能与倭寇扯不清。”
“大明与朝鲜都吃过倭寇的亏,你要借港说抗金,他们难免多心,会不会是借抗金的名,行倭寇之实?”
李国助脸色沉了沉:“我与倭寇素无瓜葛。”
“可朝鲜未必信。”
徐光启又伸出第二根手指,
“其二,永明镇虽宣称是跟东江镇一样的大明边镇,却从未得朝廷正式册封,”
“朝鲜若让你出示证据,你拿得出吗?”
他叹了口气,
“没有这些,抗金就成了空口白话。”
“所以,那些对抗金真正有用的好港口,比如能快速支援登莱的朝天浦,能衔接东江的北部良港,他们绝不会轻易给你。”
李国助沉默了,半晌才低声问:“那依先生之见,该如何破局?”
“得有凭据,”
徐光启的语气笃定起来,
“瀛海先生、东江沈世魁,还有老夫,去年都去永明镇考察过。”
他望着李国助,
“可请瀛海先生和沈世魁各写一封书函,说明永明镇确在抗金,与登莱、东江互为犄角。”
“老夫也可挑明身份,详述永明镇的军备与心向大明之意。”
“这能管用?”李国助挑眉。
“至少能解名分之困。”
徐光启点头,
“沈有容是登莱总兵,沈世魁是东江主事,老夫虽冠带闲住,却也在朝中有几分薄面。”
“三人证言,足以让朝鲜相信永明镇不是野路子,你李国助也不是借抗金之名行私。”
“至于倭寇嫌疑,有了我们三人的背书,自会淡去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