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 预制件工坊的蒸汽锯木机与蒸汽刨床
袁可立走到水密隔舱旁,伸手敲了敲隔板,声音清亮:
\"士弘兄,这漕船的骨头架子看着比炮艇单薄不少。\"
\"礼卿兄说得是。”
沈有容笑道,
“炮艇要扛火炮,船肋得密、得硬。”
“漕船装的是粮食,讲究舱多、轻便,船肋疏些反倒能多装几石米。”
“您瞧这隔舱板,薄是薄,却都是用松木片浸了桐油煮过的,泡在水里三年不烂。\"
\"何止结构不一样,连木料都挑着来。”
李国助蹲在船尾看舵杆,接口道,
“炮艇用的红松,讲究个硬实;”
“漕船用落叶松,韧性好,万一撞了浅滩,舱板弯而不裂,修起来也省劲。\"
他指着隔板的拼接处,
\"您看这腻子,加了蛎壳灰,干了比石头还硬,水渗不进去,”
“炮艇可不用这法子,它靠的是铁箍勒紧。\"
徐光启望着角落里的蒸汽起重机,摸了摸胡须:\"看来这廉司南机在这里倒清闲些。\"
\"漕船部件轻,\"
洪升接过话头,
\"除了那根三丈长的主龙骨,其余的工匠们抬着便走。”
“不像炮艇的船肋,非得机器吊不可。\"
袁可立绕着船身转了半圈,忽然停在滑道入口处,眉头微蹙:
\"说起来,这地窨子是半地下的,按理该比江面低,”
“可方才见炮艇船坞的滑道,倒像是往江里倾斜的,造好的船可以顺着滑道滑进江里。”
他突然扭头看向李笃培,
“汝植兄,你是如何做到让地窨子船坞高于江面的?\"
其他人也都看向李笃培,他正低头检查坑壁的红松桩,闻言直起身,笑道:
\"礼卿兄真是明察秋毫呀!这便是选址的巧思了。”
“咱们选的江岸是缓坡,每向两边延伸十丈便抬升六尺,”
“船坞虽在坡上下挖了四尺五寸,底部却比江面还高出一尺五寸呢。\"
他用手比划着坡度,
\"就像把船坞建在台阶上,滑道顺着自然坡势往外延伸,”
“船造好后,解开固定的绳索,借着自重便能滑进江里。\"
\"原来如此。\"
袁可立点头,目光扫过地面,见落叶松地板上有些许湿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