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魔的秋波 作品

第536章 为何不造爆炸弹

明代基本长度单位为“尺”,1尺约合32厘米,即320毫米,其下细分单位为:

1尺= 10寸,1寸= 10 分,1分= 10厘,1厘= 10毫。

换算成现代的毫米:

1寸= 32毫米,1分= 3.2毫米,1厘= 0.32毫米,1毫= 0.032毫米。

可见,明代的“分”和“厘”虽不与毫米完全等同,但已属于毫米级的细分单位。

其中“分“略大于3毫米,更接近日常使用的毫米量级,可视为近似毫米的长度单位。

在需要精细测量的场景,如木工、医药、天文仪器等中,这些单位可满足毫米级的精度需求。

实际上李国助说的“半分”和“一分半”都是图方便说的近似数据。

永明镇的蒸汽铣床虽然原始,加工误差却已经可以控制在1毫米之内。

而他说的半分,却等于1.6毫米,算是把蒸汽铣床的加工精度说低了。

至于“木模定位法”,加工精度虽不及蒸汽铣床,却能把误差控制在5毫米之内。

而他说的一分半,则等于4.8毫米,算是把“木模定位法“的加工精度说高了。

“那让尾翼后掠15度,怎么就能稳定弹道呢?“沈有容又问。

“说到这尾翼后掠15度,里面有个门道。“

李国助见袁可立和沈有容都眼巴巴地看着自己,便接着道,

“您二位射箭都熟吧,箭羽要是直直地竖着,箭射出去遇着点风就容易打转。”

“可要是让箭羽稍微往后斜一点,风一吹,反倒能把箭身稳住,飞得更直。”

他顿了顿,指着桌上画的尾翼图样,

“这火箭的尾翼也是一个理。”

“实心药柱烧起来,劲儿难免有点偏,就像人走路稍不留神往一边歪。”

“原先那直愣愣的尾翼,遇着这点偏劲儿,火箭就容易打转,”

“飞歪的角度能有15度,说不定就偏出目标老远。”

“改成15度后掠尾翼呢?”沈有容追问。

“这一后掠就不一样了。”

李国助笑道,

“这后掠的尾翼像个小舵,火箭哪怕有点偏劲儿,气流一吹到尾翼上,能自己往回找正,飞歪的角度能降到8度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