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还是要搞钱(第3页)
“不方便的话,也可以不说。”
“没什么不方便的,就是这件事情有些功利,直接说出来,可能会影响到我的形象。”陈凡玩笑道。
曾阿黎撩了一下被风吹乱的刘海,揶揄道:“放心吧,你在我这儿,就没什么形象可言,嘴贫、油滑、霸道、套路多……”
“这话就太伤人了,哥们在南锣鼓巷,那是有名的俊后生。”
陈凡说了句玩笑话,又沉吟一会:“这个月 4号京城发布公告,允许个体户从事餐饮、小商品贸易等经营活动,你知道吧”
曾阿黎嗯道:“报纸上都写着呢。”
“改开就是要开放、要发展,以后肯定会允许私人注册企业,不是个体户,是真正的大公司、大企业。”
“你是打算以后自己注册企业”曾阿黎皱了下眉头,这想法是不是太超前,也太遥远了
现在放开的,仅是小商小贩。
私人要做大做强,基本没什么可能,人们的生活中,都还离不开票据,根本没有足够的生产物资。
“那是以后的事,大学还有三年多呢,我呢,就是给未来做准备的,把社团当成企业,实验管理模型的。”
曾阿黎闻言,稍稍愣了下,这人平时没个正形,想事情却够长远的,都开始为几年后的事情做准备了
不过这事儿,真挺功利的。
曾阿黎忍不住用鞋尖踢了陈凡一下:“合着我们都是你的实验对象辛英杰他们知道了,能把你挂旗杆上,信不”
陈凡“诶”了一声,没好气道:“这叫共同进步,大家都在这套模式里,都能学到东西,你进步不也很大。”
曾阿黎嗯了一声,并不否认。
进入京大之后,体验到的生活,跟在舞蹈团是完全不一样的,不仅能力有了提升,眼界都开阔了许多。
没过多久,三轮车在小院门口停下。
许今秋也正巧下课回来,见他们从三轮车上下来:“你们的自行车呢没骑回来”
陈凡伸手接过许今秋的自行车:“下午去了一趟京城出版社,坐公交车过去呢。”
许今秋掏出钥匙,把门打开:“谈教辅出版顺利吗”
陈凡推着自行车,跟着进去:“等审核,问题不大,就是稿费有些不够,正为这事愁着呢。”
许今秋停下脚步,惊讶道:“京城出版社,是去找于哥吧于哥还指着你开新书,应该不会压稿酬吧”
“于哥是给足了面子,但架不住社团人多啊。”
陈凡架好脚撑,往屋里走去,顺便把情况说了一遍:“路上跟大姐还商量着,怎么多弄些钱,把大伙儿养肥了。”
许今秋微微蹙眉,突然笑了起来:“咱们去香江时,那边的杂志上不是有很多广告,干脆在教辅印广告,赚一笔广告费。”
曾阿黎走过来,拍了许今秋一下:“亏你想得出来,哪有在教辅上印广告的不止是教辅,小说、文集,谁这样做过”
ps:二更到感谢支持,老铁们还有票吗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