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交割期货(第2页)
“前些天就跌到近六百美刀,这几天没关注,明天去银行,具体你自己再问余静,但肯定是赚大了。”
闻言,陈凡微微扬起嘴角。
跟记忆中的数值基本一致,证明自己的操作没错,而且自己这点资金,也不足以掀起浪,更不会产生连锁反应。
“夫人,可以吃饭了。”
佣人走了过来,李红英微微点头,招呼小两口去餐厅,还特意开了瓶红酒,陪着小两口喝了一杯。
酒足饭饱才让小两口回屋,佣人又送了些衣服过来:“是夫人吩咐准备的,都是按照先生和小姐的尺寸做的。”
一人三套,从里到外!
李红英这周到的劲儿,让俩人都忍不住苦笑。
“收着吧!”
俩人身上的冬衣,都是京城买的,款式在内地都是比较新潮的,但在香江这边就显得有些老气。
人靠衣裳马靠鞍,这趟过来香江办正事,还就得穿体面些,陈凡本来也打算出去买些衣服的。
“衣服都是洗过的,不收下还能怎么办英姐每次都这么周到,下次我都不好意思来。”
许今秋把衣服一件一件挂到衣柜里,又道:“还有这个鱼庄的股份,咱们就这样收下,会不会不太好啊”
“英姐是觉得欠了咱们人情,故意要送股份的,咱们也觉得英姐帮了不少忙,这欠来欠去的,反正是说不清了。”
陈凡打开行李箱,找出纸笔:“我再写几个鱼片的菜谱,还有几种特色鱼的菜谱也写上,不会让英姐吃亏的。”
美食有传统传承,但也一直在改良、创新,毕竟古时候的调料、食材远没有现代丰富。
就像酸菜鱼片,如果不是陈凡重生,这道菜一直要等到 83年才会在川渝的美食大赛上出现。鱼片,除了酸菜鱼片,还有麻辣、香辣、蒜香、酸爽等口味,陈凡都一一写了下来,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后世流行的菜色。
一品鱼庄完全可以定期推出新菜式,在口味上不断创新,留住顾客的同时,也能将自身打造成品牌。
要是真能做成一个品牌,做成连锁模式,以后一品鱼庄敲钟上市也不是没有可能。
翌日早上,陈凡把菜谱交给李红英,李红英接过之后,仔细看了一遍,忍不住乐:“你要转行当厨师,那也是大厨水平。”
说罢,把菜谱小心翼翼收好,这才带着大伙儿去一品鱼庄,店铺就开在中环,装修也都非常不错。
他们过来时,店铺里已经有七八桌客人,李红英解释道:“虽然没正式开业,但已经在试营业。”
对于这样大的餐厅来说,试营业是必不可少的。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验证市场,收集客户反馈,同时也能起到磨合团队、测试供应链等作用。
李红英叫来服务员,让服务员把所有菜品都上一遍,陈凡则拿起菜单看了起来,菜品主打就是酸菜鱼,也有其它菜式,但并不多,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
不过作为特色餐厅,已经够了。
陈凡看了一下价格,在香江这边应该算是中等价位,属于大众都能消费得起的,还算比较亲民。
没等多久,餐厅开始上菜,每道菜陈凡都会尝一下:“英姐,很可以啊,这酸菜鱼做的比我强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