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被需要的感觉(第2页)
“那要很多钱的!”许今秋咋舌。
建一所学校,哪怕是小学,也要一二十万,要是初中、高中,价格还要高很多,这是一个巨大的窟窿。
“放心吧,咱家不差这点。”
陈凡想做慈善,也不会无脑投入,一步一步来就行,钱多就多建一些,钱少就少建一些,心意尽到就行。
除了做保护壳之外,陈凡也挺乐意干这事的,不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修桥铺路这种事情,上辈子也干过。
只是捐款这种事,很多人怕就怕,捐出去的钱,不知道用来干什么,那就挺让人尴尬的,还有一些愤怒。
自己的基金,自己折腾才放心。
再说现在,真不差钱!
私人账户上,存款且不提,期货就买入 2亿美刀,用的十倍杠杆,这半年年多来,金价一直跌,赚的可不少。
还有星火投资公司,那边也投入 3000万美刀,通过理财产品也募集了不少资金,一样都砸在期货上。
除了期货,最大的收获就是地产。
最早李红英介绍的五块地皮,李家吃下两块小的,陈凡吃下三块大的,分别是 120亩、 50亩、 30亩。
价格都在每尺 300-400港币左右。
也就是每平米 3300-4400港币,每亩 210-300万港币左右,这价格几乎就是白菜价。
拿下这三块地,一共用了 4.9亿港币,按照今年的汇率,换成美刀也才 6621万美刀。
除此之外,周文雅另外买下两块地,还有四个大型工业厂房,又出去 2400万美刀。
等八五年开始,这些土地的价格必然迎来飞涨,甚至都不用搞房地产开发,转手卖出去就是一笔巨额资产。
不过陈凡账户账户余额也不多,就剩下 3979万美刀。除此之外,就剩下出版社的收入,无论是个人稿酬,还是分红都还没结算,陈凡还在考虑怎么用这些钱。
“还有一年多,要加快拿地了!”
陈凡暗暗嘀咕,资金的运作已经开始,黄金期货已经砸进去 2.3亿美刀,这些都可以用来贷款的。
拿到钱买地就对了。
至于拿地去贷款,陈凡暂时不考虑,如今楼市几乎冰冻,用土地贷款可贷不出多少钱,不像楼市发热时一样。
这些土地,陈凡还有其它用处,暂时还不适合用来抵押。
确定要做慈善基金,陈凡也不磨叽,开着车就直奔外贸部,又一次找上孙少杰,找他办事还是很靠谱的。
孙少杰职位不高,但也不低,关键是这家伙背后有人,人脉资源十分庞大,远不是陈凡可比的。
“师弟,这趟是来兑现外汇了”
孙少杰心心念念已久,别看今年外汇储备多了不少,但也就大几十亿美刀,仍然要省着,很多项目都在排队。
其实对他们来说,今年已经是肥年,创造了整个八十年代外汇储备最多的一年,往后每年都在走低。
尤其是 85年开始,每年的结余才二十几亿美刀。
不是赚少了,是太多。
不断地引入新技术、新设备,都是大价钱买回来的,那句“用 8亿件衬衫换一架飞机”并不是空话,而是一种无奈。
“准备好了,已经在账上。”
“这次要换什么”孙少杰眼睛一亮,陈凡之前承诺 2000万美刀,能干不少事了。
“这次不换什么,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