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广场协议(第2页)
同事老是问:你大闺女结婚了吗你大闺女嫁哪里你家大闺女有孩子没有……
真没办法回答!
那就干脆点,从这个圈子里跳出来,就像当初搬到鸦儿胡同,从大杂院的圈子里跳出来。
不止曾弘文,许长青、赵大力都有一样的想法。
年轻一代已经事业有成,不需要自己这代人出力,怎么舒坦怎么来就对了,没必要劳心费神。
与其瞎折腾,不如养好身体。
自从去年王和堂来家里看过之后,如今大家都很注意养生,每天早上起来锻炼八部金刚功,夫妻生活都和谐许多。
曾弘文打定主意,回到京城就去办理内退,把手续办下来之后,才跟许长青、赵大力通气。
俩人闻言,也去办内退。
曾弘文有的苦恼,他们也都有,还不如离职,断个干净,就此过上钓鱼遛鸟的退休生活。
时间,很快进入九月份。
陈木胜和关月梅也带着陈意、晓溪回京城,两丫头已经开学,倒是陈敏留下来,打算住一段时间。
当初在这边买了一块地,虽然只有 10亩,但地段好,打算盖家居城的,因为资金关系,一直没有开工。
本来打算今年开工,赵姑娘拉着她说:“姐,还不如拿地去抵押,套一笔钱出来炒期货。”
陈敏有些心动,弟弟就是靠期货发家的。
犹豫了一会,陈敏就做了决定,拿土地抵押出 800万美刀,学着赵姑娘,通过国际券商购买倭国的期货。
买完之后,陈敏心里不踏实。
最近紧盯着期货市场,几乎每天都在变化,不是涨一二美刀,就是跌一二美刀,整体上没多大变化。
陈敏差点没郁抑!
见此,陈凡揶揄道:“姐,别咋咋呼呼的,涨一点,跌一点,那都正常,天天盯着,你也不怕神经衰弱。”
“不盯着,我能干嘛 800万美刀呢,又不是一笔小钱。”
“盯着它也不会涨, 9月 22日之后再看,在这之前,金价不会有大的起伏的。”
9月 22日,广场协议签订日!
在这天之前,金价已经跌入谷底,没有下跌的空间,也没有上涨的推力,半死不活的。
陈敏无奈,不再盯着,每两天才会过问一次。
时间很快来到广场协议签订的日子,香江很多媒体都在报道,陈敏不知道这份协议的意义、作用。
却十分关注之后的金价!
“真是邪门,连这种大事,他都能猜到,国际形势算是被他摸透了,活该小鬼子倒霉。”
经过几个月的学习,曹洋对于股市已经了如指掌。
七月底被安排到倭国,将近两个月的时间,一群人一起学习,并不断地开会探讨,对日股已经非常熟悉。
上头给了 2亿美刀!
其中 1亿买了黄金期货, 5000万美刀买了科技、快消、选消领域的龙头股,打算长期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