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笑嘲笑鸟 作品

第515章 基建(第2页)

  “当时一听说知青可以回城,大姐就到处找关系,给我俩安排工作,从大理捞回来。”

  等许今秋说完,赵园园补充:“以前在舞蹈团,或者去香江出差,来回的行李,出门干啥,我都不动手,都是大姐帮着收拾的。”

  “在她身边,当个小废物就行。”

  不同于她俩,陈凡毫不客气地给曾阿黎打了一个标签:“暴力!”

  “跟她不熟的时候,会觉得这人特别难相处,在外边特别冷,公司很多人背地里都叫她冰山总裁。”

  “熟悉了,就更难相处。”

  “一个不爽利,不是给你一拳,就是给你一脚。”

  话音一落,曾阿黎就拍了丈夫一下:“少作怪,不想想自己有多损,哪次揍你是没依据的。”

  接着,对着镜头说:“有次下班,在京大门口等他,蹲得腿都麻掉,知道他是怎么做的吗?”

  “把我扶起来,拽着我就跳。”

  “腿麻还能跳?那种麻劲儿,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这辈子我都记着,就没见过这么损的。”

  看直播的人都愣住。

  腿麻什么感觉?从蹲着到站起来,就足够酸爽,要是轻拍一下,感觉就跟电击一样。

  陈凡竟然拽着人跳?真不当人啊!

  随着闲聊,话题又转移到赵园园身上,标签也是最明显的:懒!

  许今秋说起她的懒,嫌弃地吐槽:“能躺着,就不坐着,能坐着,就不站着,就是这样。”

  “出差,东西都要别人准备;下乡插队,衣服都要我给她洗;就算现在,早上起来,头发乱糟糟的,都要别梳理。”

  “一辈子最大的梦想,就是当一条有钱的咸鱼,啥也不是。”

  “真的?”倪苹讶异。

  赵园园年纪不小,看着却很精致,岁月在她身上,仿佛没有多少痕迹,只有眼角淡淡的鱼尾纹。

  这样的人,怎么会懒?

  似乎看出她的疑问,曾阿黎直接说道:“别看她穿得精致,头发我给梳的,妆我给画的,衣服,许老师给选的。”

  “她呀,这辈子全凭嘴甜。”

  “把谁都哄得服服帖帖的,别说我们,孩子们也一样。”

  “早上经常顶着鸡窝头起来,孩子们一看到,就会帮她打理,然后给她准备早餐,自己跟个小废物一样。”

  “现在又开始哄孙子孙女。”

  “这是本事!”赵园园不以为耻,嘚瑟地挑了挑眉,论起舒坦,这世上就没人比得上自己。

  曾阿黎嫌弃地撇嘴,却无法反驳。

  整个访谈,人物的介绍告一段落,倪苹把话题拉回正题:“许老师的基金会投入之大,堪称前无古人。”

  “如此庞大的投入,需要极其庞大的资金支撑,也是大家最好奇的,外界有过许多的猜测。”

  “通过资料,我们了解过一些。”

  “陈老师,你是京城人,却在香江发家,在八十年代初,要去香江并不容易,你是怎么过去,并发家的。”

  闻言,陈凡微微沉吟。

  “去香江,应该算是意外吧。”

  “当时我插队回来,我姐一家在婆家过得不好,就把她们接回来住,家里住不下,我就租别人的房子。”

  “李红兵,兵子哥的房子。”

  “他家在60年代,因为特殊原因跑去香江,唯独他一人留下,日子也过得很艰难,靠蹬三轮谋生。”

  “哪会儿叫板儿爷,还有很多人打趣,叫他骆驼祥子,在大杂院里,地位可想而知,三十多岁,还是光棍。”

  “后来在我的鼓动下,他靠着祖上的酱菜手艺,摆摊谋生,改变了生活,还去农村找了媳妇。”

  “他们家的组训很有意思。”

  “有恩必报!”

  “后来他家人从香江回来找他,认为我帮过兵子哥,想着要回报我,就邀请我跟许老师去香江玩。”

  “我家老四上传过一个视频,就是逼着英伦佬签约的,里边那个英姐,就是兵子哥的大姐,叫李红英。”

  “去那边后,都是英姐接待。”

  “说起来,也是运气好,当时去那边卖了剧本,又帮人写了几个广告,赚了几十万港币。”

  “这些钱都拿去买黄金期货。”

  “后来又开了一家出版社,凡尘出版社,钱还是找英姐借的,反正赚到钱就去买黄金期货。”

  “那个年代,买黄金期货也简单,盯住美联储就行,美联储降息,黄金涨价,美联储加息,黄金降价。”

  “涨幅还都比较大。”

  “从1980年到1984年,我手上的资金,就从几十万港币变成二十多亿美刀,换成港币,就是160多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