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 钮祜禄兰娇(49)(第2页)
几番操作下来,乾隆朝的君臣竟阴差阳错地成了整个大清立国以来最宽裕的一拨人——库银充足,私囊亦丰。
这前所未有的“富”,恰好支撑起弘历接下来在朝堂上的一系列动作。而他最先动手整治的,便是“人”。
朝廷官员家中也多用包衣,上一轮清查已使他们人人自危。
两位二品大员接连落马,三品及以下的官员更是倒下一片,空出来的位置不知凡几。
富察一族素来子弟出众,钮祜禄氏更是树大根深,这两家最先嗅到机会,迅速填补了近半官缺,成为此次变动最大的受益者。
与此同时,汉臣集团中也提拔了不少人才。再加上弘历顺势加开恩科广纳贤士,补员的速度非但不慢,反倒快得令人咋舌。
这一连串动作,无疑也给满朝文武立了规矩、敲响了警钟:
这位置,你不坐,自然有的是人争着坐。
于是官员们的底线一降再降,罢了有个官做就挺好的,党争?乾隆一朝的君臣都是卷生卷死的,根本没力气。
不过,真正能让他放心差遣的臣子终究太少,哪有使唤自家弟弟弘昼来得贴心顺手?
一时间,弘历恨不得能穿回过去,化身那斤斤计较的“正室夫人”,揪住皇阿玛的耳朵好好念叨念叨:临走了,怎么也不多留几个小儿子?
他甚至早盘算得明明白白——就让父皇在最后那几年生,横竖也威胁不到他的皇位。
老爷子自己养上几年,等他这个做哥哥的登了基,再接过来养几年,不就正好了吗?
皇阿玛给娇娇留了那么多保命符、体己物,轮到他这儿,反倒厚此薄彼。
他要求也不高,不过就是多几个弟弟罢了,这很过分吗?
催生的风终究还是刮到呢地府。
正胡思乱想间,乾清宫外一阵响动。
原来是兰娇难得带着永璥来“探班”。
小家伙一进门就吱哇乱叫、不肯安分,直到兰娇顺手从弘历案上那堆宝贝印章里拣了一枚塞进他手心,才眨巴着眼睛安静下来。
这场面看得弘历是又高兴又心虚——高兴的是儿子这么小就晓得“抓印”,果然肖父;心虚的是……娇娇不太喜欢他这个小癖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