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9章(第2页)

又找来对书法颇有研究的行家来对比。

得出两个结论,先是字体,出自两组人之手。

把所有信件分开,按事件排列,分成几批。

之后又追踪信件上出现的人名、地名等线索。

终于弄清楚,信件并非全来自李慎。

另一组人与李慎无关。

那一堆信件是有人特意放进东宫书房,搜宫时,书房是重点,所以将所有信件放在一起,全部拿回来。

理所当然地当成全是太子与自己属下来往。

而且用密码书写的信件只提及分为两份信件中其中一份所涉及的事件——

招兵买马,直反京师。

涉及杀死督粮官的事件,发生在谋反之前,而且直接会要皇上的命。

还涉及几万大周军队生死和大周的胜败。

这么大的事,直接书信往来,并没用密码字去写,完全不合常理

这些细节,其实不难发现。

只是人一旦先入为主认定一切都是太子主使,不免由着这样的思维主导自己的行为。

皇上听了凤药汇报,夜半再次提审李慎。

他咬死否认自己要饿死皇上,杀掉劳伯英。

太子辩驳道,“左右都是死罪,一条是死百条也是死,真是儿臣做的,儿臣认,但想儿臣替人背黑锅,儿臣抵死不愿,求万岁彻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