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3章(第2页)

百姓们采的菱角,自然是拿去码头上卖。

如此压价的,自然是他们漕兵。

他顿觉有几分尴尬,暗骂那些人没眼色,对这么齐整的小娘子也压价这么狠。

他轻咳一声,又转移话题道:“采菱用渔船可不成,船舷太高,一歪就容易翻,得用平头板船才稳当,就像我们这种,船舷低矮,一伸手就能够到菱角。”

他一边说着一边抬手在自家的船上比划,动作间,胸口露出一截染血的竹纹锦帕,那帕子似乎被血水浸过,染得漕兵中衣上都有好几块殷红。

宋英喉头一紧,忙垂下眼眸,十分局促道:“谢军爷提醒,只是我们家只有这一条船。”

年轻的漕兵还想再说,后面的刀疤闭着眼道:“话怎么那么多,赶紧划船!”

漕兵缩了缩脖子,脸上热络的笑意仿佛被一刀劈散了,他恭恭敬敬地应了,也不敢再继续与宋英搭话,只笑了下,便赶紧划船离开。

那文士模样的中年男子帮着说话道:“少年慕艾,人之常情,你我当年在秦淮河上,不也为着花魁娘子的绣帕打过架。”刀疤从鼻腔里挤出声冷哼,到底没有再多说。

文士喟然一叹,转移话题:“还是坐船舒坦,骑马颠得我尾椎骨都要裂了。”

“噗呲,”年轻漕兵忍不住咧嘴笑,“先生不愧是读书人,屁股痛都说得文绉绉的。”

“有辱斯文……”

他们的对话随着船渐渐远去,宋英这重重呼出口气,这才发现自己中衣早已被冷汗浸透,湿漉漉地黏在后背上,被河风一激,冷得刺骨。

“总算是逃过一劫,嬷嬷快划船!”宋英撑着船板站起身,催促张嬷嬷,若不是她不会,这会儿她定然冲过去,从张嬷嬷手里抢过竹篙赶紧划。

张嬷嬷没有动,她枯瘦的双手死死握着竹篙,指节泛出青白色,却仍止不住地颤抖,那震动顺着丈余长的竹竿传进水里,在平静的河面激起一圈圈细密的涟漪,像是无数个缩小的漩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