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1章 大宋少年志5
“他若不信谁也没法子,即使现在不信,但若埋下种子,在来日这种子依旧会发芽。”
结党的事情,永远都是皇帝最忌惮的。
陆观年拍了一下桌子:“你大胆,谁教你妄议官家?”
“这种话以后不许说了。”
伏月拱手低头认错:“是,学生知错。”
说是秘阁,但陆观年也不敢保证秘阁没有其他党派之人。
这书房内,很大,书架一层叠一层,但也格外齐整。
陆观年的书桌就在两列书架尽头的最中间。
这里的书,算得上是开封城里比较齐全的了。
“那庆历合议的事情你怎么看?实话实说。”
关于当年祁川斋布防图一事……陆观年眸子低了一些,他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宋的未来,为了大宋的未来,有所牺牲是在所难免的。
伏月:“……”
伏月抬眼看了陆观年一眼,刚还不让说呢。
陆观年:“说吧,这里没有他人。”
伏月:“…樊大人应该只是顶锅的吧。”
陆观年:“哦?怎么说?”
“针对樊大人的那些官员一定是觉得此事真的是他做的,但有结党和篡改议书两件事儿,如果议书真的是樊大人不顾圣意,私自修改文书让大宋失足了脸面,那结果一定不止是贬出去了。”
这件事其实不难理解。
完全就是另一党派搬起石头砸了自己脚了。
合议书的事情,那上面受辱的一些条约是完全不可避免的,谁让大宋屡战屡败呢?
但在这种时候,拳头大才有说话的资格,你一个输家有什么资格?
对外说是樊宰执私自篡改,那就和皇帝懦弱无能无关了,在民间皇帝依旧是那个高高在上为国为民的皇帝。
所以不管结党,至少和议书的这件事情,樊大人一定是领着皇帝命令的,至少有口谕。
但樊大人政敌不这么看,他们觉得这也是扳倒他的好机会,所以把两年前的事情翻了出来。
本来结党一事,说不定官家哪天心情不好的,哪天还真的能把他拉下去呢。
可又把两年前和议书一事翻了出来,樊是为皇帝领了‘罪名’,皇帝想起往事,自然处置不会严重。
此刻樊大人被贬去当陕西四路缘边安抚使,想来那些政敌此刻也能想清楚和约书的事情了。
朝堂中能看的清此事的人寥寥几人,可楚袅只是打探了朝堂消息,便反推了出来。
这个孩子的机敏也出乎了陆观年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