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秋 作品

第360章 来寻仇(第2页)

绕了几个弯儿,刘暮舟很快找到了杜澜。

此时少年正在雨中练拳,倒也有些真气凝聚,出拳能破雨。只不过还是没法儿以真气阻拦雨水浇头。

刘暮舟提着酒葫芦站在回廊之中,喊道:“山河湖海四小境,重在外炼体魄内炼真气。山河四景,你练拳时也要去感受它们的势。如山势巍峨,讲究一个稳。河流延绵不断,要练个续字。”

杜澜闻言,赶忙转身:“前辈不是炼气士吗?”

刘暮舟笑道:“也是学武之人。”

略微一顿后,刘暮舟接着说道:“我要走了,回头告诉你师父,我在他的书房留了一封信,还留了一些武道心得。另外,我找你呢,是想告诉你,我家乡那边年后就会开办一处类似于书院的地方。那里会教人修行,炼气与武道都有。也会教人炼丹画符、布阵铸兵,要是想去瞧瞧,可以让你师父先送你去浠水山,之后与浠水山人同往。”

说完话,少年也走回了长廊之中。

他甩了甩身上的水,沉默几息后,问道:“钱师叔说你是个大侠,说你给很多很多冤魂报仇了。城里人说我师父也是大侠,那……那我也可以成为大侠吗?要怎么样才能成为大侠?”

刘暮舟笑了笑,伸手拍了拍少年肩膀:“揣着一颗善心,见不平事,力所能及的,能管便管上一管。”

杜澜抬起头,突然握紧拳头:“要是管不了的呢?就像……就像那个害了我师娘的人,难道我管不了,就只能认命吗?”

刘暮舟深吸了一口气:“我们拳头不够大,与人讲理人家未必会听。我们拳头足够大了,再去与他讲理,就由不得他听不听了。当然了,我们也不能学他们,若有一日我们成了强者而他们成了弱者,那他们的道理,我们也得听。只不过,这个道理究竟有没有道理,就得你自己判断了。”

说完之后,刘暮舟转身就要离开。

结果此时,杜澜突然喊道:“怎么才能让像你这样的人多一些?”

刘暮舟闻言,转头笑道:“多一个你,不就多了?”

说罢,刘暮舟没有再回头,而是一边喝酒,一边往长廊尽头而去。

而此时的杜澜,就像当年望着鸡窝头剑客离去身影的刘暮舟,一个轮廓已经在眼前成型,未来的日子,少年会一步一步将自己往那个轮廓之中去塞。

就像少年时的刘暮舟想成为曹景齐那样的人,少年杜澜,也想成为刘暮舟那样的人。

像这样的孩子,其实不少。

西行路上的徐指玄,昆吾洲的薛晚秋,还有姜玉霄、景明等人。

这样的孩子,将来只会越来越多。

……

黄昏时分,大雨未止。

杨泞回到山庄后没见刘暮舟等人,他知道刘暮舟是不辞而别了。

此时等候良久的杜澜大步跑来,轻声道:“师父,刘前辈说他在屋中留了东西,他还说……他要开办一个类似于书院的地方,几乎什么都教,要是……要是我们愿意,可以去看看。”

杨泞点了点头:“好,我先去瞧瞧他留了什么。”

说罢,杨泞迈步进屋。

桌上的纸张分开放在两侧,一侧简简单单两张而已,一侧则是摞其很高很高。

杨泞先拿起两张纸中的其中一张,上面写着:“此番前来是想告诉你些事情,但春柃遇难,我也拿不准该如何告诉你。事关杨露亭,若你想知道,以真气灌入另一张纸,自能看见。另外,武道之路是我重开,但我的路旁人走不了,我也只能给你一些古时前辈武道之路的心得,希望你这些弟子都能有所收获。再就是,截天教观天院即将开办,心术不正者不收。杨兄若是感兴趣,可以来瞧瞧,我们这里只教本事,不会抢杨兄的弟子。”

杨泞放下手中的纸,眉头早就皱在了一起。

又将那些武道心得翻开了一遍,他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赶忙将其如宝贝一般收进乾坤玉。

几息后,他再次望向桌上空白纸张,然后深吸一口气,抬手就灌进去了一道真气。

那张纸立刻有文字显现,第一句就写着:“杨露亭或许罪恶深重,但对你而已,他是人世间最好的师父。”

又过去一刻,杨泞手捧着那张纸,已经双手颤抖,眼泪不住的望向滑落。

“他……他想给我一个清清白白的微草山庄,他……他在给我腾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