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但他怕我(第2页)
当年的观天院是朝廷封建的,故而有祭酒、博士等职位。第一位大祭酒是国师,后来才是顾朝云、李乘风。
现在的观天院,没有朝廷敕封,刘暮舟也不想讨要,故而没有大祭酒,就与寻常书院一样设山长。六阁主事设为祭酒,其下的教授乱七八糟的,他们自个儿找人就行了。
不过这也为难人,像连庸就有不少旧人,随便就能找来几个良善之辈。叶仙城再不济,也能从叶家拉来几人。机关阁人手还是赵典派来的一些。剑阁倒也好说,渡龙山上剑修最多。可刘末山跟黄芽儿,就有点儿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慢悠悠的一圈儿即将走完,到了卯时,迎来了黎明之前的黑暗,伸手不见五指。
这些孩子需要用自己最快的速度去往饭堂,吃饭之后,是他们进观天院来的第一堂课。
这第一堂课,会由刘暮舟来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男苑乌央乌央涌出一大群人,漆黑之中,那些孩子瞧不清刘暮舟与李卞面容,便也无人问候。 这个季节,天微微亮时都在辰时初刻了,故而那些孩子吃完饭聚集在能容纳万人的巨大广场时,依旧是黑漆漆的。
也是此时,广场四周凭空多了四道悬浮起的火球,方圆十数里,瞬间换作白昼。
待刘暮舟走到广场前时,暂时划入观天院的六阁之主已经在一侧等着了。
见刘暮舟到来,众人齐齐抱拳,像是故意拔高了声音:“教主。”
刘暮舟摆了摆手,“不必客气。”
三千余学子尽数侧目看来,前排的瞧见截天教主竟然这般年轻,也是心中狐疑起来,想着是不是来错地方了?
刘暮舟没管叽叽喳喳起来的孩子们,而是望向了眼前几人。
器阁,大家喜欢叫兵阁,叶仙城未归。
丹阁自然是连庸做主,刘末山黄芽儿分别是阵、符。山上修武道之人不多,故而重修到了开山河巅峰的虎孥暂领。机关阁主暂时由香藤代领,其下有八位赵典派来的教授。剑阁则是红拂暂领,各位上掌剑都是教授。
一个观天院,几乎把刘暮舟眼下的家底儿掏空了。
刘暮舟望着盘坐于广场之上的孩子们,心说三年之后能下十之七八,就算不错了。
刘暮舟深吸了一口气,迈步走上高台。
往下看了一眼,刘暮舟微微一笑,而后言道:“我们不弄什么虚的,上台也不是说教什么,就讲讲设观天院的初衷,以及让大家认识认识。”
顿了顿,刘暮舟继续说道:“我叫刘暮舟,你们应该都听过我的名字。二十年前我还是渡龙峡蛟河之上的船夫,稀里糊涂的,就成了教主了。”
这么一说,台下的孩子们都笑了起来。
刘暮舟也是一笑,而后带着笑声说道:“万年前,截天教未创建之前就有了观天院。最开始的观天院被称之为仙门,但当时那个时代,妖潮遍地民不聊生。这些个仙门拿着所谓的神谕,说不准插手人间之事,不能让人世间炼气士太多,以至于就算凡人求到他们脚下,他们也冷眼旁观,任由凡人被妖兽啃食而死。”
下面至少一半,是家乡遭受妖祸之后千辛万苦到了观天院的,听到仙门冷眼旁观,一个个都握紧了拳头。
于是刘暮舟接着说道:“最早的观天院,是一群读书人。读书入道,与我们现如今的学宫一般,养一身浩然气。他们是最先看不惯人间生灵涂炭的,故而暗中出手帮忙,也将自家功法传给凡人,人间这才有了一丝希望。也是因为他们插手人间之事违背了所谓神谕,这才致使观天院被其余仙门合力灭门,就剩下我们现在的观天院的第一位祭酒活了下来。他苦修甲子后重返来处,以一己之力按着仙门对王朝称臣,虽然只是名义上,但那时起,仙门就是臣子了。他重开观天院,又用一甲子光阴,为人间造就许多炼气士,凡人这才有了与仙门抗衡的力量。”
故事是按李乘风记忆之中的真事儿所讲,足够真,故而所有人都听得认真。
此时刘暮舟又道:“当初重建观天院,先辈就一个念头,也是观天院创立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