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橡胶轮胎(第2页)

较好的耐水性:在水中有较好的稳定性,不易被水溶解或破坏,能在潮湿环境中保持性能。

但缺点也很明显,不耐老化:天然橡胶容易受到光、热、氧等因素的影响而老化,导致性能下降,通常需要添加防老剂来提高其耐老化性能。

不耐油:在油类介质中容易溶胀,导致性能降低,一般不用于接触油类的场合。

天然的橡胶受热变软,遇冷变硬、发脆,不易成型,易溶于汽油等有机溶剂。

要使橡胶具有实用价值,必须对橡胶进行硫化。

陈平安自然是给科学研究院这边留下了橡胶硫化的技术资料,只不过阿尔瓦雷带回来的成品橡胶数量太少,科学研究院也就一直没有进行实验。

直到去年,阿尔瓦雷带回来的橡胶树种子经过六七年的成长,终于可以取胶。

东南亚那边的大规模橡胶园可以提供稳定且大量的橡胶原料之后,科学研究院才重启了橡胶硫化项目,立即组建了橡胶实验室,进行硫化实验。

为了生产出合格的硫化橡胶,科学研究院就按照陈平安提供的技术资料开始研究了起来。

橡胶硫化的难点在于硫化剂“二硫化碳”的制备。

二硫化碳的制备需要甲烷和硫磺,反应温度需要500~700摄氏度。

甲烷和硫磺倒是很容易得到,硫化实验室专门建造了一个沼气池用来收集甲烷,硫磺更是简单,药铺里就能见到,随便一准备,硫化实验室便得到了所需的原材料。

最关键的是催化剂硅酸,花费了硫化实验室很大的功夫。

硅酸的制备需要硅酸钠和盐酸,盐酸科学研究院这边早就有了制备技术,不过这硅酸钠需要另外生产。

硫化实验室又专门建造了一个实验室,专门用河沙和纯碱混合在一起,加热到1400度生产硅酸钠。

得到了硅酸后,硫化实验室才用硅酸做催化剂,生产出了二硫化碳。

然后再用二硫化碳做硫化剂,生产出了硫化橡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