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桃源
顺着官道,两人一路疾行。
第二日一早,已经过了涿州。
路边的风景,有了些许变化,柳树枝头已经有了些许绿意。
看着杨柳依依,赵君临颇为感慨。
他离京时,还是冬意凛然,才过惊蛰,就突然有了春的气息。这春意就好像一夜间从地上长出来的一样,连风都柔和了不少。也不知道怎地,是被这风吹得,还是阳光太好了,赵君临整个人懒懒的,眼皮直打架,很想在地上躺上一躺。
路过一片河堤时,他整个人都慢下来:“阿菀,我们休息一会再走吧。”
看他神色不好,苏菀知道他不舒服,忙扶他坐下:“我去找个可以生火的地方。”
说着将马牵到河边,让马儿在河边吃草饮水。
一坐下来,苏菀就说道:“把手伸出来。”
赵君临不情愿地将胳膊伸过去,倔强地说道:“朕没事。”
苏菀把着脉,微微皱眉,又摸了摸他的额头道:“还说没事,都起热了。箭伤最是凶险,万一感染了,可如何是好。”
赵君临不以为然地笑笑:“有你这么厉害的医师,朕有什么好怕的。”
“以前在战场上,朕什么凶险没见过......”
他越是轻描淡写,苏菀就越是生气:“你还说呢,你现在还能活着,纯粹是运气好。”
“要是昨晚,我不在家中,你的钩吻之毒,没及时解掉,现在早就死透透的了。以后不带这样的了。”
看着苏菀这么紧张他,赵君临满心感动:“朕知道错了。”
苏菀叹了口气,她不是生气他给自已添麻烦,而是气他把自已弄成这个德行。这半死不活的样子,要是累着了,后果更是严重。
看着漫漫长路,苏菀忍不住发起愁来:“皇上,您现在的情况,不适合骑马。这样,您先吃些丸药,到了前面的城镇,我去雇辆马车。”
赵君临摆摆手道:“朕没有那么娇气。”
苏菀坚持道:“箭伤真的非同小可,你烧得这么厉害,经不起耽搁。”
赵君临不想耽搁行程,固执地说道:“朕没事。”
休整片刻,两人继续前行。
到了下午,赵君临烧得愈发厉害,头脑昏昏沉沉,也顾不上嘴倔了。
两人选了个不起眼的小镇,雇了马车。又抓了些药,借了药店的炉子,将药煎服了,休憩片刻,才继续进发。
第三日,赵君临高烧越发来势汹汹,苏菀心急如焚,就怕他有个三长两短。
赵君临却宽慰她道:“我们已经过了江家口,前面就是天镇,再过阳高地区,就是大同镇。倘若脚程快,明日定能到达。朕还能坚持的。”
苏菀也知道在路上多停一刻,多一份风险。
于是,也不多废话,一味只是驾车赶路。
晚上,天空黢黑一片,唯有半轮弦月孤零零地挂在天际。
两人坐在路边休憩着,正说着话,赵君临耳朵突然一动,他趴在地上听了会,满脸严肃地站起来说道:“有人追来了。”
“赶紧把车辕斩断。”
苏菀心存侥幸:“官道上,常有兵马往来,皇上会不会多心了。”
赵君临摇摇头:“朕不会听错,是京中特训的骑兵。现在国内并无战事,怎会随随便便动调动京中的军队。”
“他们反应挺快啊......这么快就追踪到朕了。”
苏菀一听,一时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这几日,因为皇上身子不适,他们在街市上,出现过好几次。保不齐,在哪里被人注意到了。
可赵君临好不容易捡回一条命,她怎么好怪他太拉胯。
她不敢拖沓,赶紧斩断了车辕。又与赵君临合力将轿厢推进了沟里。才驾起马,急匆匆往前方行去。
后面的马蹄声越来越急,越来越近。
赵君临骑在马上,不断指挥着:“前面有条小路,快。”
苏菀忙往小径跑去,跑出了足足五六十里路,两人越跑越偏,也不知道自已跑到了什么地界。后面的追兵,就跟尾巴一样,怎么都甩不掉。。
月色朦胧,隐约能看到前方有座大山。
眼看插翅难逃,赵君临狠了狠心:“往山上去。”
马儿似乎也知道遇到了危险,拼尽全力带着两人往前方行去。
山路艰涩难行。两人果断舍了马。也不管有路没路,不断往山上攀爬着。
山脚下亮起了火把,形成一条蜿蜒的线、后方有人高喊着:“你们跑不掉了,再不出树林,我们放火烧山了。”
赵君临牵紧了苏菀的手道:“别怕。”
“沉住气,让他们烧。这风势烧不到山顶。”
苏菀怎会不信他,搀着他胳膊道:“皇上,你可还有气力。”
赵君临点点头:“阿菀,你放心,朕好多了。这些时日,你跟着朕受苦了,倘若朕脱难了,朕,愿意满足你任何愿望。”
苏菀苦笑一声:“等你脱了困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