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翱 作品

第417章 旧剑宛冯

天明身旁的众人听到张京房的话后,都纷纷开始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有的人认为张京房此举有些不妥,毕竟在这种场合下公然挑战天明,似乎不太合适;而另一些人则觉得张京房这是在给自己找台阶下,通过比武来挽回一些颜面。

然而,此时的张京房心里非常清楚,这件事情已经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了。但面对如此诱人的巨子之位,他实在不甘心就这样轻易放弃。于是,他在心中暗自盘算着,怎样才能在这场看似绝境的危机中寻得一线生机。

突然,张京房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主意。他迅速调整了一下自己的情绪,然后面带微笑地对天明说道:“墨家历代巨子,不仅品行高洁,侠义当先,而且皆为武林中一等一的武道高手。在下久仰巨子威名,心中仰慕不已,今日难得有机会,想讨教一番,不知巨子可否指点一二。”

张京房的这番话,表面上听起来是对天明的一种恭维和敬仰,但实际上却是他精心设计的一个圈套。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试探天明的实力,如果天明真的如传说中那般厉害,那么他或许可以借此机会知难而退;但如果天明的实力不过如此,那么他就还有机会继续争取巨子之位。

高渐离对天明如今实力的提升一无所知,在经过深思熟虑和对局势的全面考量后,他得出结论:墨家之中,唯有他自己和大铁锤能够与张京房一较高下。

于是,高渐离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他的声音铿锵有力,透露出无比的坚定:“巨子刚刚从桑海风尘仆仆地赶来,一路上舟车劳顿,还未来得及歇息。若是要比试武功,就让我高渐离来代替巨子吧。”

然而,张京房却摆了摆手,笑着说道:“高先生,您言重了!我在武林中也算是有些资历的前辈了,自然不会亲自与巨子过招。”他转头看向站在一旁的水寒剑主高渐离,眼中闪过一丝忌惮。

接着,张京房将目光投向了自己的弟子雁儿,语重心长地嘱咐道:“雁儿,你与巨子年纪相仿,而且你的武功也相当不错,就由你代替为师去向巨子讨教几招吧。不过,切记要适可而止,千万不可伤人啊!”

张京房之所以让雁儿出战,一方面是因为他对高渐离的水寒剑心存顾忌,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盖聂和姬煌虽然更让他忌惮,但他们并非墨家之人,没有资格代表墨家出战。

方辛雁见状,心头一紧,她快步上前,双眼紧紧地盯着高渐离,眼神中透露出一股决然和坚定。她走到距离高渐离仅有几步之遥的地方,停下脚步,挺直身子,毫不退缩地与高渐离对视着,然后开口说道:“高先生,现在您是否还要代替巨子去应战呢?”

高渐离闻言,心中猛地一沉。他知道,无论自己如何回答方辛雁的问题,都将会陷入一个两难的境地。如果他应下这场比试,那么无论最终胜负如何,都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麻烦;可若是他不应战,又怎能放心让天明去面对如此强敌呢?

正当高渐离犹豫不决之时,他下意识地转头看了一眼站在一旁的天明。只见天明一脸镇定,毫无惧色,他的目光清澈而坚定,仿佛早已做好了面对一切困难的准备。

就在高渐离与天明对视的瞬间,天明突然毫无征兆地跃起。他的动作轻盈而敏捷,宛如一只飞燕,在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后,稳稳地落在了高渐离的身前。

天明落地后,并没有丝毫停顿,他直视着高渐离,语气坚定地说道:“高大哥,他们点名要墨家巨子讨教,那便由我自己来吧!我不能总是躲在你和大叔的身后,我也需要成长,需要去面对那些挑战。”

说罢,天明没有丝毫犹豫,他转身迈步,径直朝着场中央走去。他的步伐稳健而有力,每一步都显得那么坚定,仿佛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前进的步伐。

高渐离见状,心中一急,他张了张嘴,想要喊住天明,但话到嘴边却又咽了回去。他看着天明渐行渐远的背影,心中虽然仍有些担忧,但更多的却是对天明的信任和赞赏。

“高先生尽管放心,我绝对没有丝毫恶意,只是单纯地想向巨子讨教一下武艺,互相切磋一番而已,绝不会伤害到巨子的。”方辛雁面带微笑,语气诚恳地说道。

话音未落,只见天明已经迈步向前,迎上了方辛雁。方辛雁见状,嘴角微扬,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她不紧不慢地解下身上的外袍,如同一只轻盈的蝴蝶般,外袍在空中翩翩起舞,然后缓缓飘落。

随着外袍的落下,方辛雁里面穿着的剑服也展现在众人眼前。那剑服颜色深黑,剪裁得体,与她高挑的身材相得益彰,更衬得她英姿飒爽。

紧接着,方辛雁迅速地伸出右手,握住腰间的佩剑剑柄。只听“唰”的一声,佩剑如同闪电一般被抽出,寒光四射,令人不敢直视。

在场的众人看到这把剑后,皆是眼前一亮,因为他们都认出了这把剑正是剑谱上排名第十五的宛冯剑。此剑剑身修长,通体光滑,宛如一条灵动的游龙,其上还有流波水纹,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看上去锋利无比。

方辛雁手持宛冯剑,将其斜至身旁,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她轻轻一挥,剑尖划过地面,瞬间在坚硬的石板上留下了一道深深的剑痕,仿佛这地面在她面前就如同豆腐一般脆弱。

这一手,不仅展示了方辛雁高超的剑术,更让人感受到了她强大的气势。风胡子在相此剑时,曾留下“陆断牛马,水截鹄雁”八个字,以此来形容宛冯剑的锋利程度,可谓是实至名归。

虽然这把剑如今落在了墨家的手中,但它与鬼谷一派却有着颇深的渊源。想当年,苏秦游说六国,当他来到韩国时,凭借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成功说服了韩王。为了感谢苏秦的功绩,韩王特意将宛冯剑赠予了他。

然而,好景不长,苏秦后来不幸遇刺身亡,这把宛冯剑也因此流落世间,辗转流离。谁能想到,历经沧桑之后,它最终竟然会落入墨家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