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第2页)

信里说清楚什么时间上课,什么时间放学,什么时间休沐,正式学生自然不会错过,愿意来旁听的也自然会来。

很快,苏家就热闹起来了。

整日不少马车来来往往,来去的都是学子。

家里也时不时的会有贵妇上门,都是旁听生的祖母或是母亲,心底不管多看不起王玉叶商户女、小娘出身,都不得不捏着鼻子交际,没办法,谁让人家家里有大儒呢?

而自家又是求人的一方。

也因为求学风波,家里一堆来自高门的学生和旁听生,便宜爹诡异的在汴京扎稳脚跟了。

好几个惦记着秘书监的人也只能捶胸跺足:“不讲武德,不讲武德,怎么就能带着大儒来汴京?”

争夺官位的争斗,向来残酷,可便宜爹这种靠着大儒就坐稳官位的,在宋朝很少见,但是绝对符合宋朝重文轻武的时代主流。

十年寒窗苦读,这话不只是适用于现代学生,宋朝的学子也一样。

重合一年,苏天凤家来的汴京,眨眼,重合两年过去,宣和元年来临,这一年,苏天凤十五岁了。

也是这一年,苏天凤大哥苏嵘参加会试,成了新科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