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递剑(第2页)

“我那书院都不乐意管,觉得几条凡人的性命而已,无伤大雅,死了也就死了。”

读书人没有半点文人气度,往地上吐了口唾沫,破口大骂道:“草他妈的,这帮杂种,他们读的是书?”

“我看是屎吧?”

“活他妈狗身上去了,温养一辈子的浩然气,就知道整日待在书院……”

“论道论道,赢了又如何?输了又如何?宝瓶洲的山上,管过吗?一洲之地的凡夫俗子,看过一眼吗?”

周先生越骂越来劲,“他妈的,要是老夫当年没有跌境,尚且还是个元婴修士,轮得到老龙城这帮鸟人撒野?!”

“欺负老子的学生,真当读书人不会打架?”

宁远听的一愣一愣的。

沉默片刻,老人说道:“确实不行了,跌境多年,修为上不去,手中戒尺,也越来越无力,管不了了。”

一句话而已,就道尽了大半辈子的坎坷和心酸。

一番了解,宁远大致得知了这位老贤人的些许往事。

青年时期的周先生,搁在东宝瓶洲,风头一时无两,二十岁出头,就考取了贤人头衔,修为抵达了金丹境。

身为书院贤人,奉命督察南海之滨老龙城,看管山上山下。

那时候,周先生还不是个教书先生。

十余个春秋过去,虽然修为进展缓慢,但也跻身了元婴境,只是因为一场凶险围杀,导致受了无法修补的伤势。

堪堪维持在观海境,虽然依旧有贤人头衔,但境界不够,书院就撤了他的职务。

读书人无处可去,又不想返回书院,最后索性就留在了老龙城。

东拼西凑,花了大价钱,老先生直接买下了一条街,请人修建学塾,打造竹林,读书人摇身一变,成了个世人眼中刻板的教书先生。

一待就是六十年。

其实学塾的占地真不大,完全不需要买下整条街。

只是老先生觉着,地盘大点,离着那些闹市就远一点,孩子听课念书,就能更容易听得进去。

费尽心思。

宁远听了好一会儿。

最后两人已经走到了碎石小道的尽头处。

老人许是说的有些口干,也不顾及什么,蹲下身,从那条溪涧里头,拘来一捧水。

润了润嗓子,老先生略有迟疑。

宁远笑道:“周先生放心,之后出剑,小子心里有数。”

老人便没有再多说,只是给了年轻人一句好似定心丸的话。

“那些鸟人,该杀的,你只管杀,要是后续书院,怪罪你大开杀戒……

老夫自会给你担保,不敢说一定能摆平,反正只要我没死,你就不会有事。”

宁远笑着点头。

他隔空一抓,把独自玩泥巴的小姑娘抓到身旁,拍了拍她的脑袋。

“宁渔,跟自家先生道别。”

小姑娘虽然不知道原因,但还是乖乖听话,朝着教了自己两年多的教书先生,作揖行礼。

老人同样作揖。

最后两人离去之前,老先生从袖中掏出一串铜钱,塞到了宁渔的小书袋里。

学塾五年送走一批孩子,一共收取半吊子,也就是二百五十文。

很多吗?

对于富贵门庭,当然是毛毛雨,但对穷苦人家,其实真不算少。

可是学塾包吃包住。

宁渔这个学生,没上满,自然不需要这么多。

……

回到铺子后。

前脚刚进屋,后脚外头就下起了瓢泼大雨。

雨势极大,就这么一会儿功夫,整座老龙城,黑蒙蒙一片。

风雨欲来。

宁渔拿着好几串糖葫芦,都是半道上老爷给她买的,小姑娘兴冲冲的去了后院,找上裴钱这个唯一的同龄人。

然后两个小破孩,裴钱教宁渔学她的绝世剑法,宁渔教裴钱捏她的小泥人。

阮秀和桂枝,一个在灶房准备晚饭,一个在柜台打着算盘。

宁远背着太白,进了灰尘药铺的门。

铺子三个姑娘,对宁远很是好奇,指指点点之外,还在窃窃私语,说什么隔壁糕点铺子的主人,就是比自家郑掌柜生的俊俏。

还更年轻,看起来虽然没什么腱子肉,但要是搁在床上,一定是干劲十足,能把女人折腾的死去活来。

多是两个妇人在说,那个瘦弱少女很少开口,只是有些不满的说了一句,其实咱们的郑掌柜,人也不差的。

宁远充耳不闻,径直到了后院,坐在檐下一条长凳上。

天井之下多了一条长桌。

上面搁着一盏灯火,还有一张老龙城形势图,郑大风站在桌边,正往上面涂涂画画,梳理一条条脉络。

宁远瞥了一眼。

看不出来,咱们的大风兄,还真是个心细的。

老龙城的五大家族,所在方位,各自有多少修士,有什么压箱底法宝,只要是汉子知道的,全都记在了上面。

见宁远进了门,一脸无事的模样,郑大风皱了皱眉,在他身边坐下,打算说说接下来的安排。

宁远摆摆手,先行打断他。

“郑大风,我去接我家宁渔下学的这段时间,有没有哪个家族来人?”

汉子摇摇头,“没有。”

意料之中。

宁远没有丝毫意外。

之前不过是杀了几个蚂蚁罢了,那七人,境界最高的,也只是一个龙门境。

他所展露的实力,也就在金丹境的样子。

五把传信飞剑,去往老龙城五大家族,信上所言,更是狂妄至极,就一句话,要人前来领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