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9章 他本身就是书简湖(第2页)
到底是少年崔瀺,不是现在的大骊国师,城府有,计谋有,可在心气上面,就像老人说的,还是不够沉稳。
崔东山又捡起了一个问题,重新问了一遍。
“老王八蛋,书简湖之局,齐静春真的有算计他的小师弟吗?”
他还是有些难以相信。
那可是齐静春啊。
是除陈平安父母之外,第一个,教他做人的人,小镇那把老剑条,当年之所以能认主,不说全部,起码都有一部分,是因为齐静春。
陈平安昔年南下,遭遇的几次生死大劫,获得的几桩仙人机缘,哪个不是齐静春在暗中护道?
这样的一个读书人,会算计自己的小师弟吗?可能吗?
崔瀺神色平静,继续低头凝视画卷,慢条斯理道:“崔东山,世间人事,皆有脉络可循,我们不妨把时间线,拉长一点。”
“拉回几年之前,骊珠洞天即将破碎的时候。”
崔东山不是蠢人,袖中三指微动,已经开始复盘回想。
老人继续开口。
“齐静春很早就是十四境了,毋庸置疑,而且他的推演一道,功力极其深厚,那么我们做个假设,齐静春当年,在小镇教书之际,就算到了现在的书简湖局面……
还托云霞山那个蔡金简之手,留了一样东西给宁远。”
话锋一转,崔瀺忽然问道:“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他齐静春,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他代师收徒,让陈平安做了自己的小师弟,真正的用意,是什么?”
“齐静春是希望,自己的小师弟,以后能让文圣一脉发扬光大,做个真正的读书人?”
“还是与他师兄左右一样,将来成就剑仙果位?”
老人摇摇头,笑着给出了答案,“都不是。”
崔东山眉头紧皱。
崔瀺解释道:“你想想看,齐静春当年,在骊珠洞天还未坠地之时,总共有几个学生?”
“有几个是他的文脉嫡传?”
崔东山不假思索,开口道:“一个,山崖书院李宝瓶。”
崔瀺嗤笑一声,“错了,不止。”
“齐静春对于自己的学生,不会偏袒一人,泥瓶巷宋集薪,赵家赵繇,林守一,李槐,石春嘉,董水井,李宝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