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明月犹在 作品

第743章 出言便作狮子鸣(第2页)

陆沉转头望去。

今日的白玉京二掌教,有些……不太一样。

比如此刻,高大道人掏出来两壶酒水,一壶丢给师弟,一向遵守规矩的他,居然学着陆沉的模样,纵身一跃。

一屁股坐在了栏杆上。

喝下一口酒,余斗抬起头来,缓缓道:“那小子上次造访大玄都观,曾跟我们师尊,站在玄都观山门前,追忆远古登天一役。”

顿了顿,道老二开口道:“有句话,直到如今,也令人记忆犹新,是那小子最后说的……”

“异世通梦,恨不同生。”

陆沉眯眼而笑。

余斗同样笑了笑,腾出一根抓住酒壶的手指,指了指自己。

“很多年前,大概是……七千八百六十五年前吧,贫道刚拜入白玉京没多久,师尊就带着境界还不高的我,走了一趟天外。”

“虚蹈光阴长河,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太虚之中,找到了那座远古天庭,当时的我,就站在一道接天地通的大门前,感慨万千。”

“也说过一句类似的话。”

陆沉叹息道:“难怪师兄此前会说,宁远是你的半个同道中人。”

“所以这也是为何,当年蛮荒一役,师兄被陈清都砍了一剑,后续也没有去归还那一剑的缘故?”

道老二没说话。

陆沉却知道,自己猜对了。

对于那些参与过登天一战的远古修士,现在的山巅练气士,是愿意去礼敬几分的。

包括余斗。

有些恩情,不认也得认,没有前人铺路,哪来的后世太平?

虽然余斗去了,估计还是会被老大剑仙一剑砍回来。

之后的两人,师弟侧耳倾听,师兄敞开了话匣子,说了很多数千年来,从未与人道过的交心之言。

少年时期的余斗,其实还不叫余斗,俗名不太好听,出身于市井陋巷,还上过几天学塾,不过很快辍了学。

没有江湖本子上,常见的家道中落,相反,余斗的家境,还越来越好,游手好闲的他,晃晃悠悠了几十年。

双亲故去,浪荡惯了,也没有娶妻生子,最后踏上修道之时,竟是已经临近大限。

成了一名山泽野修,靠着绝巅天赋和心性,修道路上,一骑绝尘。

很幸运的是,余斗的修道生涯之初,有过三位挚友,相逢于微末。

共患难,同富贵,真真正正的生死之交,几人互相扶持,互相护道,先后跻身飞升境。

剑修余斗。

符箓宗师,自号垢道人,真名刘长洲。

一双神仙美眷,剑修宝鳞,阵师邢楼。

四人同行,四位飞升境大修士,在青冥天下,闯出了赫赫威名,而“真无敌”的那个名号,也初见端倪。

说到这,道老二也喝完了手中酒水。

道人不再开口。

陆沉咂了咂嘴,心底幽幽一叹。

师兄年少之事,他是头一次听说,但后续修道生涯的那些,陆沉知道的不少,当然,其实在青冥天下,人尽皆知。

最后这四位生死同道,只有余斗一人进入了白玉京,拜入道祖门下。

而两位好友,邢楼与刘长洲,皆是被余斗亲自斩杀,手段干净利落。

此中缘由,无他,犯了规矩而已。

据说那位邢楼,也就是剑修宝鳞的道侣,是早年余斗的同乡,更是修行领路人,带着极晚修道的他,渐次登高。

修道路上,邢楼为余斗护道无数,甚至还为他跌境两次,伤了大道根本,最后在试图打破十三境瓶颈之时,被自身心魔牵引天外天的化外天魔。

也就是山上常说的“走火入魔”。

然后邢楼就这么死了。

被当时已经身为二掌教的道老二,一剑斩杀,眼皮子都没眨一下,说杀就杀了。

好友刘长洲,亦是同理。

只剩下的那位剑仙宝鳞,数千年来,每次闭关练剑,出关之后,就会走一趟白玉京,问剑余斗。

次次落败,有几次还被余斗打得跌境,但是因为没有冒犯规矩,从未身死。

这位女子剑仙,也是青冥天下,公认的最为“头铁”之人,自从道侣死后,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报仇。

出关问剑,落败跌境,然后继续闭关,破境之后,再度问剑,如此循环往复。

陆沉忽然说道:“师兄,听说前不久,那位宝鳞剑仙,再次破境出关,不过这一回,这位姐姐,貌似没有直接来找你问剑。”

道老二嗯了一声,“然后?”

陆沉叹了口气,“宝鳞剑仙,先是被岁除宫邀请,离开之后,又去了大玄都观。”

余斗冷笑道:“随意,她找谁都没用,别说玄都观和岁除宫,就算联手一座天下,除白玉京之外的所有道宫,又能如何?”

“谁来谁死。”

陆沉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提醒道:“这位宝鳞剑仙,最近游荡在并州附近,那里距离浩然天下……可不算远。”

闻言,道老二一愣。

陆沉补充道:“大概是被岁除宫吴霜降撺掇,想要飞升去往浩然那边,找上我那位宁道友。”

沉默许久。

余斗点点头,自顾自说道:“好几千年过去,总算长了点脑子。”

“随便吧,她只要有本事,请得动人,来多少都无妨,我余斗坐镇白玉京,接剑便是。”

“生死自负。”

道老二转移话头,斜瞥向他,“师弟不是要去送养剑葫吗?为何在我这边逗留许久?”

“难不成真是良心发现,要替我坐镇天外天了?”

陆沉咂了咂嘴,摇头道:“时机未到。”

“还在等一个结果。”

岂料余斗一脸笃定,看向自己师弟,直截了当道:“齐静春的大道,这小子不会接的。”

陆沉不解,“这是为何?”

非是他陆沉不够聪明,而是在他看来,宁远接受这份造化传承,无论怎么看,都是天经地义。

外人说不了什么。

而坦然接受之后,哪怕被两枚本命物,潜移默化的改了性子,成了儒家门生,也不影响他宁远的练剑修行。

该是剑仙,还是剑仙。

一朝证道,飞升唾手可得,最关键之处,在于宁远早已炼化山水印,不会有隔阂一说。

对于修行,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齐静春的大道,上限有多高?

四个字,三教合一。

虽然不是其本人,只是一对山水印,可里面的那些浩然之气,堂堂正正,承载之物,就是齐静春的万般学问之根本。

可以这么说,宁远只要重新将其纳入气府,将来成为读书人,不一定就能做到三教合一,但大道的宽广和上限,至少是十五境。

道老二笑了笑,神色莫名。

余斗说道:“因为他是早年的我。”

“以后会不会变成现在的我,不清楚,但此刻的他,绝对不会如此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