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小鬼子的普利司通厂不错,现在是我的了
会议接近尾声,工业部长曾文涛似乎想起什么,面露难色地开口:“大统领,还有个棘手的问题。关于……石桥橡胶厂的。”“石桥?”张弛一时没反应过来。
“就是……鬼子最大的橡胶企业,普利司通(Bridgestone)。”曾文涛解释道,“他们在马来和暹罗有不少分厂和研究所。战争后期溃败时,有相当一批他们的技术工程师和研究人员没来得及撤退,被我们一股脑关进了战俘营。”
他看了看张弛的脸色,试探着问:“这些人……大多只是技术人员,手上没有血债。您看……要不要把他们甄别出来,允许他们以‘技术人员’的身份,用技术服务进行赎罪?他们在合成橡胶配方、轮胎结构设计、特别是您重视的子午线轮胎方面,确实有独到之处。”
就像春田是斯普林菲尔德(springfield)的大名一样,石桥才是普利司通(Bridgestone)的大名。
“普利司通?!”张弛恍然大悟。
原来是他们,好家伙,这可是未来的轮胎巨头啊。
他略一沉吟,手指敲击桌面:
“可以。但必须严格审查,确保没有战争罪行。把他们单独集中管理,成立一个‘技术赎罪小组’,在严密监管下参与我们的技术攻关。
告诉他们,干得好,可以减刑,甚至将来获得未来在南洋自由生活的许可。干得不好,或者敢耍花样,那就送去下矿井或者修铁路,累死拉倒。
另外,把他们脑子里的技术图纸、配方、工艺流程,都给我挖出来,这是他们赎罪的费用。”
有普利司通这事提醒,张弛觉得,战后接手鬼子产业的事,是该预先做出计划了。
南洋已经建国,到时候肯定要在《波x坦宣言》上签字,参与对鬼子的分区占领。
那上了鬼子本岛,什么尼康、佳能、奥林巴斯这些光学精密仪器厂的产线和专家,三菱重工、川崎重工之类的船厂中的造船专家,那是肯定要打包带走的。
一方面能阻止鬼子战后的复苏,拖慢他们重新工业化的步伐,一方面也能借鸡下蛋,让南洋从以前的“原料输出地”升级为“精密制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