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 透露
之前那妇人不甘心,嗤笑道:“哟~袁清娶了个菩萨回来,这心胸宽广得哟,对自己的仇人都这么好!”
宋英瞥了眼那妇人,她并不认识,但从刚才她对盼娣的称呼,猜到应该是盼娣的妯娌。
想来应是盼娣在婆家更受喜欢,让这妇人心有怨气,故意挑拨。
她淡淡一下笑,看向盼娣:“盼娣姐,这是你嫂子吧,可真爱开玩笑。什么仇人哟,大家乡里乡亲的,谁还没个摩擦。
况且,是我与春儿嫂子过往有摩擦,又不是盼娣姐与她有,如何不能与她来往?
总不能我不喜欢的人,便不允许其他人与之来往吧?便是皇帝也不能这么霸道。”
众人都笑着附和,弄得那妇人很是尴尬,她恼的是盼娣,并不想得罪宋英,便讪笑着顺着台阶下来,表示自己确实是开玩笑。
可放下心来的马春儿却不肯放过她,冷笑道:“你不就是不服你公婆对盼娣妹妹更好,不服她干的活少么。
谁让你不识字,不能教家里孩子识字念书,不能给家里赚白糖。
要我说,你就是个白眼狼,你三嫂也在教你闺女认字,赚的白糖,你们也有吃,不知道感恩就算了,竟还埋怨她干活少!”
马春儿的话,得到不少人的认可,还有人拉着那妇人手道:“这确实是你的不是,你三嫂能教家里孩子念书,便是最大的功劳,少干点活算什么。”
“对对对,要是我家有个能教孩子认字念书的妯娌,我恨不能将她供起来……”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说的那妇人恼怒至极,恨骂道:“我家就一个女儿,识字有多大用处,她爱教不教。”
宋英皱眉,还未开口,便有人道:“谁说女子识字没用?你看看宋大夫,她要是不识字,能有现在的本事?还有你三嫂,她若是不识字,你们家能对她这么好?”
围绕着认字说了一阵,众妇人十分有默契,开始央求盼娣也教一教她们家的孩子,特别是女娃。
还纷纷承诺可以如马春儿一样,送礼当学费。
国朝重视科举,又有申状元与袁清两个读书人的榜样在,家里只要不是吃不上饭的,都会把男娃送去学堂读书。
没有天赋的,便只求他们能读会写,不做睁眼瞎子,有读书的天赋的,更是要举全家之力供养。
如今出了宋英这些女孩子,大伙才意识到女孩子认字也是极好的,便是不能像宋英与罗雁行一样有出息,说婆家的时候选择也能挑好的。
盼娣也是要干活的,哪能为了那一两包白糖,就应承这么多人家的,忙表示自己精力有限,女孩子们想学认字,可以让各家的哥哥弟弟堂兄堂弟教。
便是一天就学一个字,一年下来也能学不少,还表示如果她们有不确定的地方,可以问她,但教就算了。
众妇人虽有遗憾,也担心孩子教不出什么,但盼娣态度坚决,她们也只能作罢。
又决定要与盼娣搞好关系,这样自家孩子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询问。
一时间,众人对盼娣十分热情,明里暗里将她夸了又夸。
在她们聊得兴起时,马春儿犹豫了下,凑到宋英身边,压低声音道:“前两天罗家来个红线娘,似乎是给雁行说亲的。雁行要定哪家,你知道吗?”
“红线娘?”宋英愕然,“你确定?”
马春儿点头:“我在灶房里听到罗叔和王婶商量,说彩礼给的很丰厚,可以同意。”
宋英的心沉了沉,王家的灶房与罗家的灶房就隔着一道墙,这事确定了。
可雁行并不知道说亲的事情,她与陈云泽郎有情妾有意,这事得赶紧跟她说!
当下,她就有些坐不住了,向马春儿道过谢后,她便拉着袁珊进屋,“我有点急事,要赶紧回城里,你快收拾收拾,我去找你哥。”
今日袁清与昔日同窗们去给王先生拜年,宋英过去的时候,袁清正给同窗们讲课,王先生在旁听着,时不时摸着胡须,赞许地点头。
看到宋英,袁清中止了讲课出来,“怎么了?”
“有点事情,得赶紧回城里,”
宋英话才说了一半,袁清便道:“你稍等,我去与先生道别。”
等他从里面出来,在回袁家的路上,宋英将马春儿的话告诉了他。
袁清安慰道:“说亲不是一回就能定下,这才第一次,不用着急,让雁行回去问清楚,回绝了就是。”
宋英仍是有些担忧,“马春儿说等人走后,她试探性地问过王婶,可王婶不承认那是红线娘,说是一个远房亲戚,她觉得亲事不怎么好。
不对,这就不是好不好的问题,雁行与陈云泽分明都有意,若让她爹娘把亲事定下了,岂不是要成苦命鸳鸯了?”
袁清莞尔,又安慰道:“放心吧,雁行现在不是在家里地位可高了么,她又极有主见,这件事情她爹娘肯定要问她的意思。
也许她娘不说,是因这是红线娘第一回上门探口风,还不是正式的说亲,自然不能闹得人尽皆知。”
宋英想了想,确实有道理,当初陶氏到宋家探口风的时候,也是极为巧妙,没让任何人看出端倪,李氏也守口如瓶,直到正式请了红线娘上门说亲,村里人才知晓。
回到袁家,袁清以接到县学里同窗邀请为由,带着宋英与袁珊赶回城里。
胰子铺尚未开业,这会儿罗雁行自然是在蜀锦铺子里。
此时日影西斜,她正在清点布匹,只留了一扇门未关。
听见动静,她头也不抬道:“要买点什么,随便看。”
在旁擦桌子的眉月抬头看了眼,笑道:“是宋英姐他们。”
罗雁行这才抬眸望了眼,道:“你们来了,我还以为你们要明儿才能回城里呢。我这边马上就好,你们坐着等一等。”
宋英从她手里抽走账本,“让眉月来清点,我有急事跟你说。”
“什么事啊?”这些日子宋英与袁清都忙着走亲戚拜新年,罗雁行实在想不到会有什么急事与自己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