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启清扬 作品
第三十七章 宫商角徵绘天王(七)(第2页)
刚才先生若言高山流水正是一语中的,觉海对中华天朝古曲也素有学习,既然身在中土,不如贫僧就与先生比试一曲‘高山流水’如何?”
徐渭道:“大师所言正合我意,高山流水、伯牙子期。正合适此间情景。”
汪直道:“这俗话说文物第一、武无第二,更何况是艺术之争更加不好判定胜负。
两位都是音律大家,我等皆是外行俗人又有各有立场,自是难以品评高低。此番胜败如何裁定,还请两位方家共同协商立个规矩。”
徐渭和觉海和尚都表示,音律比试只需两人一起合奏一曲,高下胜负两人心中自有结果。他二人皆是宗师大家,不会在这种比试上做市井泼皮无赖死不认账那一套下三滥行径。
两人分隔少许、彼此眼神会意,随即各自弹琴拉线,一曲《高山流水》合奏起来巍巍洋洋意味深长。
俞长生对音律之妙几乎一窍不通,但听得此曲起初婉转平和悠扬闲适,两股不同音色的相同音阶真便似一股清泉流水般在浊灌他全身上下,整个人好似飘飘欲仙、入山如云。
慢慢地仿佛世间纷扰都澄静一空,天地间唯有妙音五律环宇,薰风起、太古停,徽转宫声急,秋水泛涟漪,妙人纷纷按玉笛。
这正是“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之真意。
俞长生正在受用,心底却隐隐感觉好像不对,这音律再是美妙,可他这样一个五音不全之人也不该如此为之神魂颠倒,甚至几欲快要出现幻觉、魂赴太虚!
突然间俞长生惊醒到,徐渭和觉海合奏的《高山流水》不单单只是音律之争,这琴乐之中乍听起来酥人醉心、实则却是暗流涌动,两位大家正在以内力彼此抗衡、互相压制!
俞长生意识到这一点急忙催动“格物诀”心法,这才恢复神智清醒,只见这时白鹭飞、秋叶丹等一众人脸上都是如痴如醉的表情,看起来已经神游太虚,连沈炼都有些心绪不在,在场诸人唯有俞长生、俞大猷和汪直此刻还是定住神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