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敢诛帝臣怯何妨(十二)(第2页)
俞大猷道:“不错,我王师将士不会滥杀无辜、更不会对一个孩子痛下杀手,放了他们、让其自行归国吧。”
说定之后众人急忙撤离与戚继光汇合,便按照俞大猷所安排,“俞龙戚虎”各自率领本部五千将士分别迎战倭寇的两路人马。
俞大猷与军师徐渭率众急行军驰援两广,戚继光在率部解援横屿岛后也与俞长生沈炼马上又率军回撤到了林墩一带准备阻击倭寇援军。
沈炼道:“如今敌众我寡,兄弟们许多还受了伤,正面与敌一战恐怕不利,三弟可有什么好的主意?”
戚继光道:“大哥说得对,两位兄长和长字营的弟兄们如今身上都有伤,倭寇人数又几倍于我,确实不好与他们硬碰硬。
赵文华原本打算在林墩密林中埋伏打援,但我以为如此用兵实为取祸之道,若倭寇火攻我们反而会自取灭亡。”
俞长生道:“既如此我们何不反其道而行之!如果我们能将倭寇引入林墩密林,而后再用以火攻,岂不是能反客为主”
戚继光眼前一亮道:“有道理!如果让一支军马作为诱饵佯装我军主力,将倭寇引到林墩一带,而后主力部队自黄石大道绕到倭寇背后放火夹击,确实有机会将他们一举歼灭。
只是这诱饵十分危险,倭寇狡诈不会轻易上当,恐怕要贴得很近才能把他们引来。而且全军自黄石大道绕路需要些不少时间,正面战场的压力会非常大!
万一大军还没有赶到,诱饵部队就全军覆没,那可就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俞长生道:“这么危险的事,看来我和大哥又是不二人选了。‘长字营’的兄弟们机动性自不用说,可以往复来回牵制吸引倭寇。
几百人充作诱饵正当合适,况且兄弟们刚刚一番浴血奋战,乍看起来正像是能轻而易举一口吃掉的残军,倭寇一定会率军追击,届时咱们就按照三弟的计策行事,定让他们有来无回!”
眼见俞长生和沈炼都身上有伤,戚继光心中极为不忍,但唯今之计这也是最好的办法,没有比俞长生的长字营更合适的诱饵,戚继光道:“两位兄长,每次这最为危险之事总是交给你们,我实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