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启清扬 作品

第三十八章 敢诛帝臣怯何妨(十五)(第2页)

戚继光对众人道:“如此美誉继光受之有愧,荡平倭患并非继光一人之功,全赖三军将士用命、上下齐心,诸位乡亲箪食壶浆倾力支持,更是陛下圣护天佑大明!”

这一日庆功酒宴,正是十五月圆之夜,众家兄弟达旦痛饮,兴致正浓之处,只见明月皎皎、银耀神州,戚继光当即口授众将士《凯歌》一首,大家一起放声唱道:

“万人一心兮,泰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号令明兮,赏罚信。赴水火兮,敢迟留,上报天于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

(小说情节只根据部分史实的皮毛进行创作,不可当作真实历史阅读,感兴趣的各位读者可以去看正史中关于戚继光平倭的记录。)

福建倭患终于平息之后,众人再次踏上归途,而在先前的大胜狂欢退去之后,此刻俞长生和戚继光却不得不面对一个严峻的事实,那就是关于赵文华之死的一情到底该如何上报朝廷。

赵文华系嘉靖帝宠臣、内阁首辅严嵩的义子,又是朝廷钦派的东南总督监军,官至太子太保工部尚书,任何一个身份单拎出来,便是胡宗宪也不好得罪,俞长生一介白身杀他罪同谋逆、按律必要被凌迟处死。

虽然戚继光等人对外声称赵文华是死于倭寇暗杀,但是事发当时有数位赵文华亲兵都在现场,尽管此事真相密不外宣,俞长生也威胁过这几人不要走漏风声否则便会要其性命,但是身处后方的监军被倭寇暗杀,如此上报朝廷实在是有些说不过去、且会冒着极大的风险。

而此事详情俞长生并没有告知沈炼和陆流真相,一旦沈炼陆流知道,俞长生便等于陷他们于两难之地,瞒情不报蒙蔽圣听、此欺君之罪是锦衣卫大忌中的大忌,一旦东窗事发、所有的知情人都会不得好死;

可沈炼陆流又决计不可能眼睁睁看着俞长生送死、将事情如实上报。俞长生思量着与其把他们俩拉下水,不如将他们也蒙在鼓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