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偏门策题(第2页)

天黑之后,策题终于放出:“修书之难,莫如表、志。”

看到策题的时候,秦扶清心里暗道不好,没曾想,本场考试的难度竟是逐渐递增的。

想要做出本道策题,首先就要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背景如何,而这句话出自于哪里呢,出于《文献通考》的序!

原话是:“昔江淹有言,修史之难,无出于志。”

江淹是谁呢?是南朝的骈文大家,与鲍照、徐陵等人齐名,其辞赋和骈文成就较高,在诗词的成就不及这二者。

秦扶清敢断言,大部分考生都不知道这句话的由来!

就连他,也是决心办书局,想要收集文献、着作等,才格外留意这类书,然后在石家的书楼曾借阅过此书。

果不其然,考场上的氛围越发躁动,巡考官不得不出声呵道:“肃静!肃静!”

这是今日的最后一题,写完就能睡觉,时间还算长,秦扶清并没急着写,而是在心里好好构思。

思虑良久,直到月上树半,他才研墨润笔,在晃动的烛光中写下一家之言。

“……《诗》《书》《春秋》后,惟太史公号称良史,作纪、传、书、表。纪、传以述理而论兴衰……然公之书,详于离乱兴衰而略于典章经制……”

答完题后,秦扶清重新检查自己的考卷,内心并没有答出题来的窃喜,他在想,单是考秀才都这般难,若是家中没有石家那样的底蕴,普通人又没借书的渠道,拿什么考科举?

怪不得说寒门难出贵子。连寒门都够不着阶级固化的边,又遑论农家子呢。

把考卷用红绳封好,秦扶清示意交卷,便有外帘官确认之后,把考卷收走。

秦扶清叹口气,站起伸个懒腰,活动筋骨。考场用水啥的都不方便,他入乡随俗,去茅房放了水后,回来又用蜡烛把馒头烤热,睡前加餐,然后躺上木板,盖薄薄一层被褥,三秒入睡。

天大地大,睡觉最大。

第二日,秦扶清是被外帘官叫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