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暮登天子堂 (第2页)

家里的一切都像是围绕着他在转,自然而然地,所有人都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

秦扶清握住素琴要帮他整理腰带的手,“你怎么不多睡会?我自己来就可以,这种小事不用你做。”

素琴有些惆怅:“我一夜都没睡好,还不如来看看你。”

“过了这段时间就好了,别想太多,再去睡会,等我回来。”

他自己整理好腰带,秦行在外面喊:“少爷,可以出发了。”

秦扶清轻轻拍素琴的手,“我走了。”

门外两个嬷嬷眼观鼻鼻观眼的,也不像前段时间那样好似两条银河,势必要将他俩阻隔开来。

秦扶清大步跨出房门,乘坐马车,前往皇宫。

从素府到皇宫有段距离,差不多小半个时辰,马车才终于停在皇城之外,皇城外已经有人在等着秦扶清了。

正是昨日刚见过的王荣,还有几位士人正在和王荣交谈,其中一人三四十岁,留着八字胡,另一人约有二十多岁,容貌俊美。

马车声响,几人不约而同看过来,等马车停稳,秦扶清从车中下来,王荣媚笑着道:“状元公来了!”

看来他们都在等自己,秦扶清歉意抬手,“抱歉,住的有些远,来的慢些。”

“不碍事不碍事,还没到时辰呢。要不了多久状元公就没这个烦恼了。”

王荣指的是陛下会给他赐府邸的事吧。

中状元当然不只是书面奖励,还有无数的赏赐,府邸,田地,金银,官位,可以说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考上状元后都能唾手可得。

秦扶清笑笑,没搭话。

那名八字胡中年男人打量秦扶清片刻,抬手道:“状元公真是少年英才,如此年轻就能得到陛下赏识,当真是天赋异禀啊。”

“这位应该就是张兄了吧?不敢当。”

另外一位俊朗男子名叫李景行,今年二十八岁,素有小潘安之名。

不得不说,他确实担的起这个名号,身高八尺,容貌昳丽,身材健朗,哪怕是扔到现代,都能靠脸吃饭,更何况他能走到这一步,绝不只是有一张帅脸。

三人寒暄几句,在王荣的带领下步行前往皇宫。

在传胪大典开始之前,他们三人要被带去偏殿之中更换衣服。

此环节名叫“释褐易服”,意在脱去平民布衣,换上进士服,这一身衣服并非是他们的官服,只是参加传胪大典的仪式之一。

他们三人的衣服并不相同,秦扶清穿着独一份,他穿的是深色蓝罗袍,内衬白纱中单,头戴方顶黑色纱帽,两侧有展翅,腰间束青色隔带,脚穿黑缎靴。

秦扶清换好衣服,站在铜镜面前仔细瞧着镜中人物,还别说,怪不得人常说人靠衣装马靠鞍,他换上这么一身新衣还怪好看。

在古时候,服饰也是区别人身份的一种方式。

所以很多重要典礼中,穿不同的衣服也是一种仪式感。

换好衣服,秦扶清在太监的带领下去和其他人汇合。

一甲三人在鸿胪寺官员的引导下,前往奉天殿外,面向御座肃立。

此时几人未得陛下允许,不得贸然窥视龙颜。

秦扶清低视下方,感受到有一抹视线落在自己身上。

鸿胪寺官员高声叫到:“第一甲第一名,秦扶清。”

秦扶清上前一步出列,在赞礼官的指引下对御座上方的人行三叩九拜之大礼。

这礼实在有点大了,秦扶清并不是很习惯,心中难免别扭,只能安慰自己上头坐着的是个“古人”,就当叩拜祖宗了。

“爱卿免礼,”一道沙哑中透着威严的声音响起,秦扶清被人扶起,这时那道声音又道:“爱卿抬起头来。”

秦扶清抬头,目光看向御座上的男人。

景帝五十多岁,再怎么保养也已经露出老态来,他鬓边生有白发,脸上沟壑明显,一双眼睛却如鹰似虎,威严又危险。

秦扶清只略扫一眼,就微垂眼眸,景帝还在看他,殿内响起他的笑声道:“不愧是朕十九岁的状元郎,果真不同凡响,依朕看,探花你也当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