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古怪的安溪县城(第3页)
赵宸也没想到,他不过是闲聊一两句,就被人给扒出身份来了,无奈笑道:“老丈好说法,正是新娘子的娘家人。”
“哎呀,那可太好了,你们的茶水我不收钱,此地距县城也就十几里路,不出半个时辰就能到。”
老翁不愿意收茶水钱是有原因的,他指着自己茶摊上的多种茶叶,道这些都是跟状元公有关,他们一家才能讨个营生。
老翁家有一子,几年前服役时摔断腿落了病根,只能做些轻便活;儿媳妇是个能吃苦的,靠给人烧饭洗衣挣钱养家,他一个白头老翁,想挣钱也是有心无力。
只能靠卖家中杏儿挣点小钱。
状元公的舅舅相中他家后院几棵杏树,买下杏树,还教他做茶水,杏树还在他家后院长着,不过是王立来有需要时就过来折几根枝条。
后来县城里的瓦舍开业,老翁儿媳妇又去瓦舍给人烧饭,每个月有八百文月钱。
一家人的日子立马好过起来。
更别提今年秦扶清高中状元,花费重金在全县建了十余所学堂,无论男女,皆能入学学习读书认字。皇帝赏赐给秦扶清的千亩良田,都被他用来做学田,每年盈利都花在学堂上。
这样利国利民的好事,足够众人给秦扶清立牌坊了。
可秦扶清不要呀。
百姓也不知状元公为何不要牌坊,他们不知怎么报答状元公,唯有到处说,念着状元公的好。
赵宸这才意识到不对劲之处,他指着正在配茶包的小姑娘惊讶问道:“她也去读书了?”
老翁骄傲地点点头:“是啊,春娘很聪明,今年刚入学,就认识许多字了。”
“春娘,你过来,写几个字给客人们看看。”
春娘有些不好意思,看样子是没少按照老翁要求给客人展示技能,她熟练地往用指尖蘸水,在桌子上写下“天地人”等几个字。
虽说字体不算美观,可小姑娘确实认字。
赵启哑然。
他路上来的时候就听人说,青州那边办的有女子学院,听说和秦扶清这个今科状元有关,他还嗤之以鼻,有些不信。
如今,由不得他不信了。
赵宸和赵启离开茶摊时,还觉得有些迷糊,这个秦扶清啊,叫人怎么说他呢。
可真是奇怪。
要说读书人把自己的田地用来做学田支持一方读书人进入书院读书,其实是很常见的。
这样一来,当地所出的读书人都享受到学田书院的恩德,将来到了官场,那肯定要承情。
可秦扶清还要多花一笔钱让女子读书,这又有什么用处呢。
他没有建读书人专属的书院,而是建了十几所开蒙的学堂,这就更让人匪夷所思了。
继续往安溪县城的方向去,路上行人越来越多,商贩何其多,叫喊绳热闹非凡。
其中有人挑着担子,箩筐里放满红彤彤的果子,有皮无毛,要说是李子吧,个头也实在太大了些。
赵宸忍不住停下来询问,这才知道此果名为番茄,是从番邦之国来的独特果子,可以生吃,也可以做菜,口感独特又美味,又因和状元公有关,又叫状元果。
城里有些贫穷的读书人,经常大清早花几文钱买几个状元果,饿了就充饥,渴了还能生津,累了能提神醒脑,让人精神焕发,妙处多多。
赵宸听小贩舌灿莲花,终究还是没忍住买了几颗,用袖子擦去状元果表面浮灰,赵宸不信邪地咬了一口。
这是何等奇妙的口感啊,苹果没它多汁,梨子没它口味丰富,桃儿没它爽口清脆……
“这安溪县果然古怪,就和秦扶清一样古怪!”
赵宸最终给出发自内心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