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别离(第3页)

不可能说今日了解知识,明日就变成全知全能的圣人了。

秦扶清在卞七的村庄里待了几日,越来越多的村民看见他,好奇他。

终于有那么一两个有幸凑热闹看过状元公的幸运儿认出秦扶清来。

只是秦扶清太过平易近人,和村里大爷大妈们都能聊几句,他们不敢上前相认。

只能到卞七家中说,“经常来你家的年轻贵人,是状元公吧?”

卞七大儿子肯定不信。

卞七也觉得不可能。

奈何说的人越来越多,还有人传,卞七逃到安溪之前,和状元公是一个老家的,两家认识,所以这是来认亲了呢!

这样的谣言传得有鼻子有眼的,给卞七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有些人上门讨好卞七,一把枣子,几颗鸡蛋,一小捆柴,这样的善意,他们不敢当面给秦扶清,或许是觉得自己能给的东西太过微不足道,却又想着多少送点东西,能够拉进和状元的距离,将来遇到事情的时候,也能说自己上面有人。

这是卞七从未享受到的待遇,黄土都快埋到他耳朵根了,小恩小惠让他受宠若惊。

才不得已胆战心惊地问秦扶清,他是不是状元公。

秦扶清知道自己给这位善良的老人带来了麻烦,只笑着说是,卞七待他的态度便没有平时那么轻松,说什么话总是要反复斟酌。

秦扶清知道,自己不该来了。

第二日,他没再来。

卞七怅然若失,有些后悔自己为何非要问。

村里人见状元公不再找卞七,时间一久,也不再给他送那些小礼物。

秦扶清已经定好离开家乡的时间,这次前去越州,全程水路,很是方便,能够携带的东西也就多了起来。

王丽梅恨不得把家都搬过去,光是肉糜,郑红红都做了好多罐,浸满油脂,哪怕高温天气放几个月也不会坏。

他们惦记着快一年没见的锁头,不知他远在越州会不会想念家乡,就只能用物品寄托相思,让秦扶清把亲人的关爱带过去。

一巧有孕在身,情绪起伏很大,得知秦扶清又要离开,她哭得不能自已,秦扶清劝了又劝,说自己办完事很快就会回来和家人相聚,说不定正能赶上一巧生产。

一巧让他到时候给孩子起名,不管男孩女孩,都要他起。

秦扶清郑重答应。

他离开那日,县里好多百姓前来送行,一如来城外接他那日。

卞七也来相送了,运气好,站在人群前,遥遥看秦扶清一眼,便认出这就是陪他七八日的青年人,泪光闪闪。

苏木和娄含真趁热打铁,订下婚事,只待这次回青州告知苏老爷子,最迟明年春日成亲。

石氏焦急,觉得既然已经定亲,不如就冬日成亲,被娄含真拒绝。

只有少数人多行七八十里路来渡口送秦扶清,看着岸边亲朋好友熟悉的脸,秦扶清一一扫过,郑重抬手,“珍重!”

人长大的过程就是不断告别的过程,大船离岸,秦扶清站在甲板上,不断朝岸上挥手。

他长大了啊。

秦扶清离开之后,很快就有人去卞七的村庄,有人运来青砖,只花了不到一个月时间,就在原本的茅草学堂边起了一栋青瓦白墙的新学堂。

新学堂有玻璃窗,冬日也不用怕冷,这里同样有沙地,有黑板,却不用再担心粉笔不够用了。

秦扶清离开后,他交代的那些事情依旧在做,招更多的工人,造纸,造粉笔,造玻璃……

村里人又说起卞七和状元公的关系,直说卞七命好,都离开家乡那么多年,家乡故人还记得他呢。

可看着别的村也有新学堂建好,这样的话也就越来越少了。

离别的悲伤情绪被凉爽的江风吹散,暮霭沉沉楚天阔,江天一色。

秦扶清揽着素琴,牵着梁麒,对越州之行愈发期待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