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地里挖土豆(第3页)
“娘,他们……他们真种出这么多?咱家缸底都能照出人影了,要是早听陈大娘的,跟着互助组干……”
周兰眼圈一红,啥也没说,转身就往家跑,步子又急又乱。
没一会儿,她就抱着家里仅有的两个破筐子回来,拿块破布擦了又擦,低着头,快步走到土豆堆跟前。
路过正在记账的陈念时,她嗓子发颤。
“念丫头,这筐……你先用着,别嫌旧。”
陈念接了过来:“谢谢周婶。”
周兰没敢多待,转身就蹲在田埂边上,一声不吭地捡那些掉在地上的小土豆,指甲缝里塞满了泥也顾不上。
下河村的人还没从大喜里缓过神来,上河村一个叫刘二的汉子,哭丧着脸跑了过来。
他就是前几天,笑话下河村“土法子没用”最起劲的那个。
他看着那一座座土豆山,一个劲地搓着手,跟老支书点头哈腰:“老支书,求您跟陈大娘说说好话……俺们村的苞米全完了,这要是不赶紧种点啥,冬天非得饿死人!俺们愿意学翻地,学拌肥,啥苦都能吃!”
陈秀英没说行,也没说不行,就一句:“想种,就先跟着互助组学半个月,把地翻好,调顺了。光站着等,地里长不出东西来,得干。”
刘二一张脸涨成了猪肝色,连连点头:“学!俺们肯定往死里学!”
可乐呵完了,一个新难题又摆在了所有人面前。
一个汉子瞅着堆成山的土豆,犯了愁。
“陈大娘,这……这么多,咱们也吃不完啊。”
“是啊,这玩意儿金贵,放久了要长芽烂根,可咋整?”
所有人的目光,又齐刷刷地投向了陈秀英。
老支书也凑了过来,叹了口气,脸上的喜气被愁给盖住了。
“镇上的供销社倒是收,可那价钱,黑得很,一斤就给两分钱。”
陈秀英扭头对陈念低声说:“去,把灶台底下那袋‘老底子’拿来。”
那所谓的“老底子”,其实是拿细草木灰打掩护的“防潮粉”。
陈念从布兜里掏出个小油纸包,趁人不注意,飞快地往草木灰袋子里掺了一小撮。
她拉过王婶子,抓了一把灰,在手上比划着:“婶子,就照着这一捧灰拌小半筐土豆的量来,能防着它烂。拌的时候手脚轻点,别把皮蹭破了,破了皮的土豆搁不住。”
王婶子有样学样,一边拌一边念叨:“这法子管用!比去年俺家瞎存强多了!去年烂了一大半,今年有这‘细灰’,肯定坏不了!”
这时,陈念举起手里的本子,翻到最后一页,上面画着一张歪歪扭扭的图。
“我听奶提过一嘴,土豆这玩意儿金贵,怕潮怕冻。她说后山那土坡最适合挖窖,挖那种口小肚子大的斜窖,底下铺上厚厚的干稻草隔了潮气,能存到开春都不坏。她还比划过,说三尺宽、五尺深就差不多,咱这点土豆肯定够装。”
刚才还嫌挖早了的李大爷,一拍大腿。
“嘿!念丫头懂得比俺这老家伙都多!后山能挖,俺年轻时候挖过,俺带头!互助组的小伙子们,都跟俺扛锄头去!”
王婶子立马接话:“俺家有两捆晒透了的稻草,明儿一早就扛来铺窖底!”
大牛也抢着说:“俺去跟公社借两把大铁锹,挖得快!三天准能挖好,误不了存土豆!”
陈秀英点了下头:“行,就这么办。那‘细草木灰’俺家还有,回头分给各家,要是不够使,再想辙。”